繼上個月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審批重新開閘后,境外投資的另一渠道——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也迎來“松綁”。5月3日,央行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RQDII境外證券投資宏觀審慎管理和信息報送等事項。
RQDII境外投資是指取得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許可的境內金融機構,以自有人民幣資金或募集境內機構和個人人民幣資金,投資于境外金融市場的人民幣計價產品?!锻ㄖ诽貏e指出,RQDII開展境外投資的,不得將人民幣資金匯出境外購匯。
《通知》還要求,RQDII開展境外投資的,應當按照規定向央行上??偛繄笏腿嗣駧藕细裢顿Y者基本情況、托管銀行、資金來源及規模、投資計劃、資金匯出入、境外持倉情況等信息。同時,央行根據跨境資金流動形勢、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及人民幣產品發展情況等因素對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境外投資實施宏觀審慎管理。
此外,境內托管銀行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和展業原則,加強對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境外投資行為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核,確保相關業務依法依規開展,并按照相關要求通過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向央行報送相關信息。
業內普遍分析認為,《通知》從宏觀審慎管理和信息報送等事項對RQDII加強規范,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時隔兩年多后新RQDII業務申請有望重啟。2015年末,時值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之際,為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管理、防范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監管部門窗口指導機構暫停申請新的RQDII相關業務。
今年4月中旬,國家外匯局宣布QDII額度審批,這是時隔36個月之后的額度審批再度重啟,也被外界認為是外匯管理政策全面回歸中性的標志性事件。截至4月24日,QDII總獲批額度已經達到983.33億美元,較3月29日更新的QDII額度審批增加了83.4億美元,同時新增12家機構第一次獲得QDII額度。
除QDII和RQDII外,境內資金投資境外的另兩個渠道也在拓寬。近日,國家外匯局宣布,結合試點情況,適應市場主體跨境資產的配置需求,穩步推進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和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工作,并于近期將上海和深圳兩地試點額度分別增加至50億美元。
央行行長易綱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投資者的全球資產配置比例偏低。隨著中國開放的進一步擴大,中國百姓和機構可以更大程度地在全球配置資產。鑒于國內外投資者都有需求,跨境資本流動可以平穩高效。
本輪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是一個雙向開放的過程。除了上述拓寬境內資金境外投資渠道外,引入外資進入境內金融市場的多種舉措也在近日逐步落地。5月2日,“一行兩會”密集公布了一系列引入外資的最新進展。例如,央行收到世界第一公司關于申請支付業務許可的來函,標志著首家外資第三方支付機構邁入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證監會正式受理瑞銀證券股權變更申請,瑞銀證券有望成為境內首家外資控股的合資券商等。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近日也表示,中國需要金融的開放,一方面中國有很多的儲蓄,應該引進更多的、更有能力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把中國的儲蓄更好地配置到實體經濟當中;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儲蓄還要到國外進行投資,這也需要引入更好的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