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1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座談會。會上,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強調了大力發展工業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傳承好、保護好工業化歷程中孕育形成的偉大精神和寶貴文化遺產,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發展工業旅游,全方位賦能新型工業化。
工業旅游,作為旅游新業態,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國內快速發展,如青島啤酒博物館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互動體驗吸引游客,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通過AI、VR、XR、裸眼3D等高科技手段為游客帶來生動有趣的工業旅游新體驗,同時,這些景點的建筑外觀靚麗時尚,也成為了新的時尚打卡地。
發展工業旅游,不僅是傳統工業的補充發展,更是傳統旅游的創新開發。工業旅游以工業為載體,文化為靈魂,旅游為手段,市場為目標,通過參觀工業遺跡、工業場所、工業產品生產過程以及體驗工業文化和文明,為游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旅游體驗。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工業旅游的發展對新型工業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工業旅游為傳統工業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契機。通過將廢棄工廠、車間改造為博物館、創意產業園等文化旅游項目,不僅盤活了閑置資產,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文化活動場所。另一方面,工業旅游有助于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再利用。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某些門類的工業生產逐漸衰退,留下了大批可供工業旅游開發的遺產資源。通過將這些工業遺產轉化為旅游資源,不僅保護了工業遺產,還為其賦予了新價值。
林先平進一步表示:“在傳統工業與服務業不斷融合的趨勢下,工業旅游作為工業與旅游服務業的結合體,被賦予了更多的生產性服務功能和產業價值。它打破了傳統旅游的單一模式,將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融入旅游體驗中,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這種融合不僅提升了工業企業的知名度,還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工信部對大力發展工業文化的表態,有望為工業旅游注入新活力,扶持培育工業旅游項目可以為多個行業領域帶來積極影響。制造業將受益于工業旅游的發展,通過展示其品牌形象和生產流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文化旅游與休閑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工業旅游項目將成為文化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