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單位GDP能耗降低3%不僅要求污染產業“節流” 更依賴綠色金融產業“開源”

    2021-03-15 17:14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朱寶琛 郭冀川

        本報記者 朱寶琛 見習記者 郭冀川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寫進2021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并提出“十四五”時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彰顯了綠色發展的決心。

        我國“十一五”規劃首次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水平作為約束性指標,提出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2015年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6%。“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明確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5%。

        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宏觀經濟學助理教授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有兩個主要方向,一個是對傳統污染產業的減產轉型,一個是扶持新型環保產業,但節流并不能解決需求,關鍵還是進一步“開源”。從目前已上市的企業特點來看,他們有許多是從事重資產的綠色環??萍计髽I,主營業務包括新能源、環保設備制造、污染治理、環境技術研究等。雖然綠色企業沒有上市的“快速通道”,但從規模和體量可以看到政策與資本對綠色產業的支持。

        王鵬說:“今年以來綠色金融政策不斷推出,綠色金融發揮著引導資金流向的作用,使資金從污染性行業逐步退出,更多地投向綠色產業,還能同時帶動生態農業、綠色物流等其他行業的發展,這有助于產業、能源和交通結構升級。”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近12萬億元,存量規模世界第一;綠色債券8132億元,存量居世界第二。綠色金融資產質量整體良好,綠色貸款不良率遠低于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綠色債券尚無違約案例。

        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是指導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此后國內綠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斷完善,推動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環境信息披露等具體政策逐步落地。

        今年2月1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提出了在全國范圍組織建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和碳排放權交易系統。2月8日,全國首批6只“碳中和”債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發行對象均是典型的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綠色項目。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研究一部主任史英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承載的內容較為豐富,既有環境保護,又有碳排放,生態修復治理等多個類別,這些類別之間不具備可比性,因此很難做出一致性評價。通過發行綠色金融產品,聚焦于碳排放問題,可以針對項目的減碳排放效益,給出具體考評和一致性評價。

        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管理委員會主任尤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發展綠色金融可以在多個領域推動低碳循環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是通過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債務融資工具,可以低成本的支持基礎設施的低碳循環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股權融資,即相關企業的IPO或者再融資,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今年碳排放權益交易中心落地,通過環境權益市場,低碳功能越強的企業或技術,從環境權益市場上獲得的收益就越高,通過這種正向激勵機制也能促進節能減排。

        尤毅說:“綠色金融能為我們的經濟綠色轉型和產業綠色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從而實現更快更有效的綠色發展。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消費者的綠色意識也在綠色金融市場化交易中逐步培育建立,綠色金融已經愈發成為許多公司融資和產業轉型的動力源。”

    (編輯 孫倩)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