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新“國九條”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11月6日,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3號——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征求意見稿)》《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3號——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征求意見稿)》(以下統稱《指南》),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
深交所表示,將按照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積極聽取市場參與主體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研究吸收合理意見建議,及時向市場發布實施。接下來,還將結合其他重要議題的實踐情況,持續豐富完善《指南》內容,不斷完善可持續發展規則體系,助力構建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生態。
不增加額外強制披露要求
《指南》細化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7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相關規定,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夯實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基礎,支持上市公司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一是推動實踐先行,增強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意識?!吨改稀犯鶕吨敢芬?,形成典型實踐推薦,旨在推動上市公司健全治理、強化管理、提升可持續發展意識。
二是輔助參考為主,不增加額外的強制披露要求?!吨改稀芬浴吨敢窞榛究蚣?,不在《指引》之外新增額外強制性披露要求,不增加上市公司披露負擔。
三是突出重點難點,為上市公司提供適用指導?!吨改稀丰槍ν晟瓶沙掷m發展治理架構、雙重重要性評估分析、四要素披露框架應用等重點難點內容,給予針對性細化指導。
四是堅持系統思維,穩步推進健全制度體系。本次先行設置第一章“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和第二章“應對氣候變化”,后續將根據市場需要有序推進其他重要議題具體內容的制定,逐步實現對《指引》重點內容的全覆蓋,持續健全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制度體系。
遵循上述起草思路,《指南》目前共形成兩章,第一章“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詳細解釋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原則性規定以及識別、分析重要性議題的方法,明確“治理——戰略——影響、風險和機遇管理——指標與目標”四要素的披露要求和示例,并提供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的總體框架。第二章“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評估“應對氣候變化”議題重要性(包括影響重要性和財務重要性)的方法,提供氣候適應性與情景分析、核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氣候轉型計劃相關披露實踐和示例,并詳細解釋《指引》關于“應對氣候變化”議題的所有披露要點。
可持續交易所建設已取得成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步入加速推進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深交所表示,將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刻把握全球發展趨勢、國內發展階段及交易所發展格局,充分運用在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業務積累和能力經驗,將“建設可持續交易所標桿”定為長期戰略目標。
深交所制定實施了《推進可持續交易所建設工作方案》,將可持續發展要素融入戰略決策和各業務條線。目前已取得以下工作進展。
一是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引導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規則完善方面,今年4月份,深交所正式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明確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要求。評價完善方面,建立國證ESG評價機制,客觀量化A股企業ESG績效表現。示范引領方面,深交所發布環境信息披露白皮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白皮書,以市場優秀實踐推動上市公司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二是持續提高培育服務主動性針對性,支持綠色產業集群化發展。綠色低碳是深交所長期重點服務領域,涵蓋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新興行業,涌現出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一批創新龍頭。截至目前,深市綠色低碳領域上市公司近400家,總市值超6萬億元,占深市上市公司總市值的20%。
三是上線可持續金融服務專區,加快科技賦能。專區分為上市公司實踐、可持續金融產品、制度文件、國際交流、培訓資料五個欄目,提供可持續金融相關制度規則、實踐案例、產品情況、信息公告、培訓課程、研究報告等信息資源。市場主體可通過深交所官網“市場服務”欄目進入專區,“一站式”查詢使用深市可持續發展信息資源。
四是深化跨境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深交所是聯合國可持續交易所倡議成員和世界交易所聯合會可持續工作組成員,在規則完善、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交所支持格林美、國軒高科等綠色低碳代表性企業通過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融資,多次組織深市可持續發展領域上市公司赴海外路演推介。連續四年舉辦全球投資者大會,向國際投資者展示深市可持續發展成效。
(編輯 王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