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10月18日晚間,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水平互利共贏”為主題的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國家外匯局主論壇在京舉行,與會嘉賓圍繞當前宏觀經濟、貿易投資、金融市場形勢,以及如何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等內容展開交流研討。
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志斌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大以來,外匯管理部門進一步推進外匯領域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不斷豐富和完善外匯政策供給,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未來,會進一步深化外匯領域改革,以外匯管理“四個聚焦”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張金良提出,為更好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銀行業首先應強化責任擔當,當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金融主力軍;其次應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守正創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第三要聚焦國家戰略,以更大力度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RCEP區域經濟一體化;最后還要積極參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深化國際經貿合作作出應有貢獻。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師愛德華·魯賓遜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各國政府應確保有足夠的宏觀政策來調整經濟結構。例如,人工智能作為一項新技術,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生產過程轉型,以及創造更多的新就業機會。政府部門可加強對人工智能的研發資金投入,培訓人工智能方面的專業人才,從而增強經濟韌性,應對全球經濟下滑帶來的風險挑戰。
從清算機構視角出發,歐洲清算銀行首席執行官于雅莉結合集團的實際成功案例,分享了創新與合作對金融機構的重要性。該行曾于2020年末與上海清算所共同推出一種新的資產類別——玉蘭債。相關債券通過上清算發行,可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實時、多幣種的DVP結算。據介紹,目前玉蘭債不僅成為歐洲結算系統合格抵押品池的一部分,還相繼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及盧森堡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花旗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內森·希茨表示,當前全球通脹壓力已經減弱,各國央行可以降低利率以活躍投資、促進消費、擴大就業,從而使國民經濟得到發展。如聚焦中國來看,從宏觀經濟政策角度出發,需進一步加強消費者信心,尤其是家庭在消費方面的信心。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金融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一直高效賦能比亞迪產業建設,特別是在新能源方面,比亞迪的成長壯大可以說是金融業和制造業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一個縮影。比亞迪將持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助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水平互利共贏,講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故事。
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渣打集團國際業務總裁洪丕正表示,渣打集團編制的一項追蹤人民幣全球化的指數顯示,近年來人民幣在支付體量、貿易價值等方面均有較大提升。展望未來,隨著“南南合作”和全球貿易等不斷增長,人民幣多元化發展趨勢有望持續增強,而這也將進一步增加全球支付機制的穩定性、減少動蕩。
德意志資產管理集團全球首席財務官、董事會執行董事馬庫斯·科布朗表示,中德兩國在經濟金融方面聯系緊密,在文化上也有一些共同理念,同時還都面臨著老齡化等社會挑戰,雙方可建立一個開放的金融市場,擴大雙邊投資,加強金融和資產管理合作,共同發展綠色技術、交通自動化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雙贏。
環球基礎設施投資公司合伙人蔡金勇表示,要更好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并使其能夠高效、可持續地融入當地市場,金融業需要重點助企防范好三項風險,即政治及監管風險、債券信用風險及匯率風險。而要處理好上述風險,金融機構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改革開放來實質性的“走出去”,即不僅要開設分支機構,更要讓機構人員真正參與到當地市場及金融服務之中。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還提到,在擴大金融開放的條件下維護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有必要進一步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預警。另外在吸引中長期外資流入方面,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繼續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推進制度型金融開放。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