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5月,上證指數上漲4.89%,創今年以來最好月度紀錄。
5月以來,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上市公司調研,79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調研次數達到371次,共調研A股上市143家。妙可藍多、長春高新、海大集團、中科創達、安科生物等受到險資扎堆調研。
有保險資管公司人士表示,市場仍處在相對較好的反彈窗口期,6月仍需要積極把握當前窗口期實現更多收益。后續需要關注成本上行趨勢下,上市公司盈利的分化,關注部分具有成本優勢的公司。
前海人壽最“勤奮”
5月以來,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積極參與對A股上市公司調研。數據顯示,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調研次數共計371次。
統計發現,5月以來調研次數超過5次的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有24家,調研次數超過10次的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有10家。其中,前海人壽、國壽養老、平安養老調研次數分別為28次、27次、27次。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調研次數前十名的公司還包括長江養老、國華人壽、友邦保險、太平養老、人保養老、交銀康聯人壽、中國太保(集團)。
從上述調研最積極的公司TOP10來看,養老險公司占據半數席位。
5月以來參與調研的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幾乎是“全譜系”出動。大型險企、中小型險企,銀行系險企以及外資或合資險企均參與了調研。
140多家A股公司獲險資關注
從調研對象來看,5月以來險資調研的A股上市公司達到143家。深證主板公司、創業板公司及科創板公司收獲了險資較高的關注度。受到10家以上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扎堆”調研的上市公司有10家;受到5家以上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調研的上市公司有27家。
險資關注度較高的公司所屬行業來中,生物科技、醫療保健、電子元件、半導體、工業機械、特種化工等“密集出鏡”。
妙可藍多、長春高新、海大集團、中科創達、安科生物、涪陵榨菜、奧園美谷、邁瑞醫療、長盈精密、廣聯達位列險資扎堆調研榜單前十名。
占據險資扎堆調研榜榜首的是妙可藍多和長春高新,分別受到15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調研。
妙可藍多被市場認為是“奶酪界網紅”。其調研紀要顯示,該公司的銷售人員調整和人員流動問題受到機構關注。
長春高新被市場人士稱為“醫藥茅”,不僅吸引險資關注,各類機構投資者對其關注度均較高。
不過,二者股價表現卻不容樂觀,5月以來至今,二者的區間跌幅分別超過17%和13%。
至少受到2家險企調研過的公司中,奧園美谷、宇瞳光學、石基信息、華峰測控、阿拉丁、蘇寧環球、星源材質、航亞科技、雅化集團、值得買、愛科科技等公司股價5月以來表現良好,漲幅均在20%以上。其中,蘇寧環球、星源材質區間漲幅均在40%以上。
目前是相對較好的反彈窗口期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一季度,出于對估值泡沫化的擔憂,險資適當降低了股票與基金配置,開始兌現部分浮盈。4月以來,權益配置倉位占比出現提升態勢。加強權益類投資也成為險資人士近期探討較多的話題。
國壽資產相關人士表示,近日市場成交活躍度有顯著提升,熱度全面覆蓋到多個行業,出現了持續輪動上行的較好投資環境。“股票市場仍在相對較好的反彈窗口期。”
該機構稱,上游看好供需結構較好的焦煤、鋁等行業,中游來看機械、汽車等部分子行業有望擺脫成本端的擠壓影響,后續需要關注成本上行趨勢下上市公司盈利的分化情況,部分具有成本勢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
對于三季度乃至下半年的配置機會,多位險資人士認為,今年股票市場的配置難度加大,但仍存在結構性機會。下半年需要重點關注流動性層面的變化以及業績層面成本推動對基本面的影響。險資配置或進一步向低估值風格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