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地產頻道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房企紛紛提質控速 緊盯主業瞄準多元化

    2019-04-02 07:54  來源:時代周報

        碧桂園瞄準了機器人和農業;萬科在物業、物流、商業和租賃上有所涉獵;恒大在探索了糧油、乳業、礦泉水等快消業后,宣布目前的新業務是文化旅游、健康養生、高科技。

        “機器人好還是新能源汽車好?”記者問。

        “我覺得還是房地產好。”孫宏斌回答。

        “為什么要把你家公子放在公司文化集團任職?”記者再問。

        “因為我覺得文化不好做,所以讓他去學習學習。”孫宏斌再答。

        這段對話,發生在3月29日中午融創中國(21.00-0.94%)(01918.HK,以下簡稱“融創”)業績發布會結束后。

        正如在業績會上被重點追問一樣,“多元化”成為外界對融創的新好奇點。截至目前,融創除了地產之外,還有包括文旅、服務和文化三大板塊。

        對此,孫宏斌當天解釋稱:“融創沒有多元化,其他的業務板塊其實是‘房地產+’消費升級,慢慢培育著,希望能在510年后做好。目前,房地產主業還是很重要的,這個行業還有空間,希望比較專注地把地產做好。”

        孫宏斌的判斷是:“多元化的企業,基本上成功的先例不是特別多。”

        有意思的是,幾天前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在今年的業績會上他稱:“地產業務這么賺錢,還能找到更賺錢的業務嗎?如果指望新業務賺大錢,那是癡心妄想。萬科的新業務是賺小錢的,如果用規模、速度、利潤來衡量這個事,可能不充分。”

        “回歸基本盤”,將是萬科接下來的重要方向,郁亮表示,萬科要先求得根基的穩固,才能更好地開枝散葉,才能為轉型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擺在賬面上,這些新業務模塊目前并未能在業績貢獻上起到主要的作用。

        新業務的發展需要時間。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支撐未來新業務發展的現金流確確實實來自于地產業務。

        但這并不影響這些房企對新業務的布局。碧桂園瞄準了機器人和農業;萬科在物業、物流、商業和租賃上有所涉獵;恒大在探索了糧油、乳業、礦泉水等快消業后,宣布目前的新業務是文化旅游、健康養生、高科技,且在未來5年內不再涉足新業務。

        他們把新業務發揮效用的時間點放在了將來。不過,這也并不意味著這些頭部房企對房地產業的完全看空。

        “在堅實的優勢平臺上高質量增長,”融創2018年業績會背景板已經表達了這家公司的訴求。恒大的背景板上稱:“新恒大,大戰略,大格局。”

        在銷售規模上,2018年4家房企已經實現新的突破。

        盡管沒有公布合同銷售額的具體數值,按照第三方的測算,有著宇宙第一房企之稱的碧桂園,已經在規模上成為當之無愧的王者—超過7200億元。萬科其次,為6069億元,居于第二;恒大為5513億元;融創為4608億元。

        在核心凈利潤上,恒大居于第一位,為783億元,萬科、碧桂園和融創分別為492.7億元、485億元和165.7億元。

        對此,恒大集團總裁夏海鈞在業績會上表示,這得益于公司超前的土地儲備戰略:“20092015年,公司以二三線為主兼顧一線城市;2015年進入一線城市,優質的土儲是創造核心利潤的基礎。”

        不過,進一步拆解到利息資本化指標來看,萬科最低,為60億元左右,而融創、碧桂園和恒大則在高位,分別為129億元、191億元和499億元。這也意味著,萬科的凈利潤含金量依舊較高。

        截至2018年年底,恒大的土地儲備已經達到3.03億平方米、融創為2.56億平方米、碧桂園為2.4億平方米。

        此外,這四家頭部房企在現金流上做了較好的管控。反映在賬面上,截至2018年年底,碧桂園、恒大、萬科和融創的現金余額分別為2424億元、2042億元、1884億元和1202億元。

        但值得一提的是,從這些頭部房企開始,對“提質控速”作出了強調。例如碧桂園在業績發布會上對2019年的銷售目標只字未提。而恒大則將2019年的目標定在6000億元,較2018年的銷售額增幅尚不到10%。

        “2019年,融創在拿地上還是要小心一些。”孫宏斌說,“不能老想著房價漲了再賣,這樣風險很大。”

        在他看來,規模和效益之間肯定是選擇效益。但沒有規模,效益的量級也不對,所以是又要規模又要效益,“我們現在有規模了,效益就變成第一位了,所以是不同階段做不同的事”。

        事實上,目前體現在銷售毛利率上,這四家房企并不算高。盡管相比較2017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是依舊處在25%37%之間,并不算高。

        此外,四家的資產負債率皆處在近90%左右,并不算低。

        在長短債結構上,萬科的融資策略相對溫和,長短債比僅為12∶1左右;而恒大、碧桂園、融創則已經接近1∶1。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