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梁傲男)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阿爾茨海默?。ˋD)對公眾健康構成的威脅日益嚴峻,已躍升為我國第五大死亡原因,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疾病、糖尿病與代謝性疾病,成為影響全民福祉的重大公共衛生挑戰。
然而,我國因阿爾茨海默病及其它癡呆導致的疾病負擔超全球均值,亟須有效干預措施,幫助患者抓住早期黃金干預窗口,避免因疾病負擔不斷累積,最終導致社會負擔激增的局面出現。
7月30日,全球制藥巨頭禮來公司公布了其TRAILBLAZER-ALZ 2三期臨床研究的長期擴展(LTE)結果。數據顯示,接受記能達(多奈單抗注射液)治療的研究參與者相比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影像計劃(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數據庫中的外部未經治療的隊列,疾病進展顯著減緩,且該獲益在三年間持續增強。
在研究中,較晚開始治療的研究參與者仍然從接受記能達治療中獲益。然而,與延遲治療組相比,早期使用記能達的研究參與者,其疾病進展至下一階段的風險顯著降低。相關數據作為重磅最新研究成果,已在多倫多舉辦的2025年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上發布。
“TRAILBLAZER-ALZ 2 LTE研究進一步證實,記能達不僅在三年中持續帶來臨床獲益,同時也保持了穩定的安全性特征。”禮來集團方面表示,研究參與者持續獲得有意義的治療成果,這也再次證實了早期干預的長期價值。
據了解,TRAILBLAZER-ALZ 2 LTE研究是三期研究TRAILBLAZER-ALZ 2的雙盲擴展研究階段,用以評估記能達在早期癥狀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的長期療效與安全性。研究中,原本接受記能達的研究參與者或繼續治療,或轉而使用安慰劑;而原安慰劑組研究參與者則在盲態狀態下開始接受記能達治療。同時,試驗還引入了來自ADNI中與研究中的參與者相匹配的未經治療的外部對照組作為參考人群,以衡量治療成果。
TRAILBLAZER-ALZ 2 LTE研究的主要初步結果包括:與ADNI參照組相比,接受記能達治療的研究參與者三年內療效持續增強。臨床癡呆評分量表(CDR-SB)顯示,記能達治療組在18個月時認知功能下降減緩0.6分,36個月時減緩1.2分。與延遲治療組相比,早期使用記能達可將疾病進展至下一階段的風險降低27%(基于CDR-Global評分)。超過75%接受記能達治療的研究參與者在接受治療76周內達到了淀粉樣蛋白的清除。
在完成治療的研究參與者中,最長觀察期達2.5年,淀粉樣斑塊的重新沉積速率仍較緩慢(約2.4 CL/年),與既往研究與建模結果一致。在三年的時間內,未觀察到LTE階段出現新的安全性信號,進一步驗證了記能達既有的安全性特征。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