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退市公司提交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材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目前監管層對于A股市場IPO的審核極為嚴格,在當下IPO審核趨嚴的背景下,長航油運、創智科技最終能否實現重新上市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宋清輝補充道。
長油、創智重返A股勝算幾何
曾經被A股淘汰而退入老三板的企業長航油運、創智科技,在“沉寂”許久之后宣布申請重新在A股上市,這讓那些在老三板苦等多年的投資者們再次看到了曙光。不過,由于時間節點不同,兩家準備申請重新上市的退市公司適用的標準并不相同,相比之下,長航油運面臨的重新上市標準更為嚴苛。而兩家退市公司目前只是提交審核申請,在從嚴審核IPO的大背景之下,兩家退市公司最終能否重新上市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長油、創智欲重返A股
6月4日晚間,創智科技發布了關于擬向深交所申請恢復審核公司股票重新上市事宜的公告。同日晚間,長航油運發布公告稱向上交所提交重新上市申請材料,滬市首單重新上市申請出現。這也意味著兩家退市公司開始申請重新回歸A股。
根據長航油運發布的公告顯示,在6月4日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材料。根據長航油運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是招商局集團旗下從事油輪運輸的平臺,立足于液貨運輸主業,專注于國內外中小型油輪和化工氣體等。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央企退市第一股”,長航油運在2014年被終止上市一事曾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據悉,長航油運于1997年6月在上交所登陸A股市場,因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三年虧損,長航油運股票于2013年5月14日被上交所暫停上市,并因2013年繼續虧損于2014年6月5日被終止上市。如今,在公司被終止上市的第四個年頭,長航油運便“火速”向上交所提交了重新上市的申請材料。實際上,為實現重新上市,長航油運也做出了諸多努力,諸如,采取了剝離VLCC、重塑商業模式,推進降低債務負擔、調整轉變經營模式等措施。財務數據顯示,在2015-2017年長航油運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6.28億元、5.6億元以及4.11億元。
另外一家退市公司創智科技在被中止重新上市審核近兩年之后,于6月4日晚間也向深交所提交了恢復審核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申請。據悉,創智科技于1997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因公司2004-2006年連續三年虧損,公司股票在2007年5月被暫停上市。之后在2013年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即創智科技在上市的第17個年頭,公司股票從A股“落幕”。
但距離被終止上市僅三年,創智科技便在2016年6月向深交所提交了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材料,在同年8月創智科技向深交所提交了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申請的中止審核申請。如今,在被中止重新上市審核近兩年之際,創智科技表示,公司向深交所提交恢復審核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申請的事宜。創智科技的主營業務為手機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提供及品牌運營,以及移動互聯網業務。財務數據顯示,在2015-2017年創智科技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22億元、4.21億元以及2.82億元。
重新上市標準存差異
在長航油運、創智科技申請重新回歸A股的消息發出后,關于退市股重新上市的話題就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退市公司提交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材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目前監管層對于A股市場IPO的審核極為嚴格,在當下IPO審核趨嚴的背景下,長航油運、創智科技最終能否實現重新上市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宋清輝補充道。
據悉,重新上市標準存在“新老劃斷”,有新舊兩個版本。其中,在2014年11月16日之前已退市并于2017年11月16日前申請重新上市的公司,可以按照2012年版的《上市規則》申請重新上市。而根據深交所官網披露的《深交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中第十五條規定“公司經審計財務會計報告的截止日距公司重新上市的申請日間隔應當不超過6個月”。對比創智科技于2016年6月30日向深交所提交的股票重新上市申請材料來看,創智科技可謂“卡點”遞交了重新上市申請材料,創智科技符合2012年版本的重新上市規則。
通過對比新舊版本的重新上市規則發現,2012年版本的重新上市門檻較低,重新上市需要滿足“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值且累計超過2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非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正值”等條件。但需要指出的是,天瓏移動曾在2012年因盈利能力存不確定性而IPO折戟,之后根據創智科技2014年9月發布的重組草案顯示,天瓏移動作價42.3億元注入。在宋清輝看來,如今創智科技2017年營收、凈利雙降的情況不禁讓市場對創智科技的持續盈利能力產生懷疑。
而對于不適用2012年版本重新上市規則的長航油運而言,新版重新上市規則要求則較為嚴苛。長航油運需要滿足2015年修訂的重新上市辦法,其中包括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扣非凈利潤均為正值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5000萬元,或者營業收入累計超過3億元;最近1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正值等要求。
警惕在老三板盲目投資
長航油運、創智科技申請重新回歸A股的舉動,讓老三板上的退市股再度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但業內人士提示風險稱,目前監管層嚴把上市“入口關”,并且兩家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之路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投資者應謹防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目前,老三板共有59家掛牌公司,其中“在2015、2016以及2017年3個會計年度扣非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的企業共有天創5、南洋5、二重5、華圣5以及粵金曼5等10家企業。另外,多家公司也在推進重新上市進程。諸如,南洋5曾在去年11月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正與中介機構積極推進重新上市相關工作。而根據媒體報道,天創5正與有關方面積極開展重新上市工作;首家主動退市的二重5也正在積極爭取重新上市。
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恒警示風險稱,退市企業還是應從企業自身基本面和重新上市條件入手,逐條對照整頓,厘清自身經營邏輯。“并非所有的退市股都可以申請重新上市,投資者應警惕風險,切忌盲目跟風。諸如,創業板就沒有重新上市制度,因欺詐發行而從創業板退市的欣泰電氣就無法重新上市。”許小恒如是說。
據悉,2014年6月在A股終止上市時長航油運的收盤價為0.83元/股,在進入老三板交易后公司股價曾連續多個漲停,截至目前的收盤價為4.31元/股。根據上交所披露的盤后公開交易信息顯示,在長航油運終止上市的當天,即2014年6月4日,買入股票的前五大席位分別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免稅商務大廈證券營業部、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南昌站前路營業部等。其中,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免稅商務大廈證券營業部的累計買入金額最高,約為241萬元。如果上述營業部買入長航油運一直持有,不難看出收益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