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傲男
“小服務”匯成“大消費”,展現出強勁的消費潛力。近期,政策導向多次強調大力提振消費,這不僅是2025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也承載著廣大商家的殷切期待,整個市場翹首以盼更多能促進消費活力的創新舉措。在此背景下,各大平臺在外賣市場上,以發放外賣消費券等創新舉措,探索出了一條企業助力提振服務消費的可行路徑。
我國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數字消費券的發放和使用搭建了堅實的舞臺。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微信公眾號發布報告稱,線上線下聯動、多場景融合的消費促進模式,不僅放大了閃購優惠券的政策效果,也凸顯了數字平臺在促進消費循環中的獨特優勢。
北京大學團隊以淘寶閃購為例研究發現,閃購優惠券的消費拉動作用存在顯著的溢出效應,每1元的有效閃購補貼帶動了消費者6.76元的額外消費。據公開報道,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二季度的投入達250億元,如果全年保持同樣補貼力度,以報告測算的6.76系數來計算,預計將帶來近7000億元綜合消費增量。這一數據直觀地展現了外賣消費券的消費溢出效應。
外賣消費券的發放,不僅在宏觀層面拉動消費增長,更在微觀層面為中小商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近兩個月以來,各平臺之間良性競爭的格局逐步形成,有效激活了線下餐飲等服務業經營主體的潛力,對中小商家有較強的拉動作用。北京大學連續五年的小微經營調研報告發現,“小微經營者最大的挑戰在于市場需求不足”,數字平臺在賦能中小微商戶方面的獨特價值,有助于緩解獲客難、流量貴等問題。
據北京大學團隊研究,參加淘寶閃購優惠活動對商家周均線上營收增長拉動比例約為101.5%;淘寶閃購滲透率與地區行業層面餐飲商家平均線下周營收正相關,未擠占堂食營收,且對部分商家,閃購略微提升了其線下營收。閃購優惠券對參與商戶在線上、線下營收都有正向拉動作用,且對營收規模最小的25%商戶的拉動作用最強。
從地域維度看,外賣消費券的影響力也廣泛滲透。在縣域經濟中,外賣平臺的大規模投入,讓服務消費領域出現了一個新興的市場。例如,淘寶閃購數據顯示,該平臺中,有623個縣的7月份餐飲訂單相比6月實現翻倍增長,834個縣的非餐訂單環比翻倍增長。
很多靈活的縣城小店利用這波機會,抓住了新的流量和機遇。7月份,餐飲訂單過萬的“萬單店”數量環比6月增長了274%,其中義烏位居全國第一。非餐方面,淘寶閃購上線以后,超6萬家縣城小店積極入駐,尋求新的增長空間;7月份,有超12萬家小店訂單環比閃購上線前增長超100%。
“平臺積極響應用戶需求的變化,拓展商品品類,融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全渠道、全場景的購物體驗,全面升級消費服務,更好滿足消費者‘即需即買即得’的消費需求,助力商家順應‘萬物皆可賣’的發展趨勢,激發消費潛力。”商務部研究院市場所所長許英明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平臺通過加大投入力度,激活需求側,以配送補貼、免傭減傭等手段引導資源精準注入供給側,融合智能調度算法和即時物流網絡,推動商業模式從遠近場分開轉向融合,擴大市場規模,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讓商家、騎手都能從中受益。這一系列舉措筑牢了服務消費市場的數字基座,體現了平臺經濟在宏觀調控中的穩定器價值和傳導器功能。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