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蒙婷婷
7月24日下午,國內皮革化學品行業頭部企業四川達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威股份”)在成都總部召開2025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會。受公司去年至今的系列改革舉措和戰略調整動作影響,此次股東會吸引了不少機構投資者和媒體的關注。

達威股份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現場 蒙婷婷/攝
達威股份董事長、總經理嚴建林在會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5年,公司將繼續深耕精細化工主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致力于把公司發展成為世界聞名的皮革化工企業。”
推動化學品主業走向國際市場
達威股份成立于2003年,公司早期以貿易為主,后于2007年開始涉足皮革化學品生產,并于2016年順利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成為國內皮革化學品品種系列最齊備的公司。
嚴建林表示:“去年,公司剝離了系列不良資產,以更輕便、簡單的狀態聚焦公司精細化工主業,力求將公司老本行‘皮革化工’做到全球最好。”
2024年,達威股份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業務范圍調整。具體來看,公司全面梳理了跨界投資,終止了對四川岳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資意向,暫停經營病毒體外診斷試劑板塊,并且承債式轉讓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威遠達威木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以剝離經營不善的生態木業板塊。同時,公司聚焦優勢于精細化工領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包含皮革化學品、合成革化學品及其他聚氨酯化學品等產品。
今年5月,達威股份對外發布公告,公司擬在新加坡、巴西和意大利設立分部,計劃由達威股份和全資子公司達威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或單獨出資,分別在新加坡、巴西和意大利投資設立達威(新加坡)有限公司、達威(巴西)有限公司、達威(意大利)有限公司(以上名稱均系暫定名)。
“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皮革化學品頭部企業,若想繼續做大做強,就必須‘走出去’,走到國際市場上去。”嚴建林表示,公司設立境外孫公司,既是公司夯實化學品主業優勢地位、深化國際業務布局的重要舉措,同時公司建設境外生產基地、研發基地及倉儲中心,通過本地化生產與銷售,直接服務于歐洲及南美市場客戶,亦能夠有效規避貿易壁壘,降低跨境物流成本與供應鏈風險。
加快開拓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
與此同時,達威股份也在積極加快新拓領域的發展。據悉,公司智能制造事業部主要定位在智能裝備行業,尤其是皮革智能機械、板材制造工業裝備方面進行研究、開發,以促進行業產品生產的轉型升級。
嚴建林表示:“當時我國皮革機械較為落后,上市之初公司就準備發展皮革機械領域的智能制造,因公司近幾年重點發展木業板塊,導致智能制造板塊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從今年起,公司搭隊伍、重點研發智能制造領域。”
回溯往期公告,達威股份于2023年10月先后投建了水性新材料、智能裝備研發及總部基地建設項目和智能視覺檢測裝備生產基地項目,項目投資估算合計約4.4億元。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智能成套裝備研發中心的基地大樓建設,以及新建用于制革等行業的智能視覺檢測裝備產品的智能裝備生產線5條等。另外,公司投建的智能裝備研發制造基地項目(一期)的項目進度已達到94.57%,即將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據嚴建林透露,在公司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公司IT團隊自主研發了生產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物流控制系統。最初的開發目的只是為了滿足企業自身質量和效率提升所需,后來發現公司的客戶也有需求,就計劃將其慢慢發展成為公司的業務板塊之一,向客戶銷售。
據介紹,鑒于達威股份19大類600種產品涉及原材料2000余種,外部采購的MES系統、WMS系統等太簡單、可定制化的功能太少,沒有辦法滿足公司的要求,達威股份搭建數字化開發團隊自主開發了多套定制化管理系統,現在生產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均已有所成效。

達威股份部分產品展示 蒙婷婷/攝
嚴建林表示,公司正在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重點開發基于實際業務需求的BI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研發項目管理系統。這些系統的建設將實現信息技術與公司核心業務的深度融合,以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優化產品質量管控。
會上,達威股份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王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于公司的戰略布局和未來發展規劃,公司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去年至今,單就管培生計劃已為公司培養了近百位員工。在當下多數企業經營承壓的大環境下,公司逆勢擴招、組建人才隊伍,也說明了公司產業發展較好。”
財務數據顯示,達威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53億元,同比增長3.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166.85萬元,同比增長19.97%。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6億元、509.02萬元。而在期間費用方面,公司一季度的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同比增長57.45%、37.55%。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