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央企頻繁處置火電資產 國投電力一次性轉讓6家火電廠

    2019-09-02 00:59  來源:證券日報 李春蓮

        ■本報記者 李春蓮

        8月30日,國投電力發布了《關于預掛牌轉讓部分子公司股權的公告》稱,為推進實施公司整體戰略布局,調整資產結構,擬轉讓6家火電公司股權,包括國投宣城51%股權、國投北部灣55%股權、國投伊犁60%股權、靖遠二電51.22%股權、淮北國安35%股權、張掖發電45%股權,并根據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將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進行預掛牌。

        國投電力表示,本次轉讓預計對公司本年度利潤會有一定影響,具體將根據實際成交情況確定,目前暫無法預估。

        需要一提的是,這6家火電公司的盈利水平并不盡如人意。

        據國投電力未經審計的官方數據顯示,這6家火電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資產總額為90.25億元;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24.2億元,凈利潤為-0.43億元。

        申萬宏源研究報告指出,國投電力預掛牌轉讓的是虧損、盈利能力差的參控股火電子公司股權。留存的控股火電項目大部分為大容量、高參數優質機組,盈利能力強且有望持續受益電力市場化推進。降低火電裝機容量也將提升公司水電、風光發電的占比,發電結構整體實現優化。

        盡管受上述火電廠拖累,但國投電力上半年業績頗為亮眼。

        8月26日,國投電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為196.09億元,同比提高10.25%;凈利潤為22.76億元,同比提高44.92%。

        據了解,國投電力是以水電為主、水火并濟、風光互補的綜合電力上市公司,清潔能源裝機占已投產控股裝機容量的54.15%。其中,水電裝機1676萬千瓦,占總裝機的48.77%,是國內第三大水電裝機規模的上市公司。

        半年報顯示,國投電力的火電業務以大機組為主,無30萬千瓦以下機組,百萬千瓦級機組占到控股火電裝機容量的一半。按裝機容量統計,公司具備超低排放能力的機組裝機占比超90%。

        今年全國兩會時,全國政協委員、國投集團董事長王會生曾表示:“新能源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煤炭,我們調整結構已經全退出了,在國內不再投資火電廠。我們現在開始投資燃料乙醇、光伏、風能儲能等等,也包括海外的一些資源并購。”

        實際上,這幾年,火電央企開始頻繁處置旗下火電資產。

        7月份,大唐發電也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甘肅大唐國際連城發電的債權人,以其無力支付到期款項(約1644萬元)為由,向甘肅省永登縣法院申請其破產清算。永登縣法院裁定甘肅大唐國際連城發電破產還債。

        2018年12月份,大唐發電也發布了《關于控股子公司申請破產清算的公告》。公告稱,鑒于公司控股子公司大唐保定華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兩臺125MW機組被列入火電去產能計劃,要求在2018年完成機組關停、拆除,且結合該企業資產負債狀況,公司董事會同意該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有電力央企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家去產能導致煤價持續高位運行,火電燃料成本居高不下,公司火電項目單位電價無法覆蓋單位發電成本,無邊際效益,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持續虧損導致其資產負債率升高,呈現資不抵債狀態。公司部分火電項目機組為30千瓦以下燃煤機組,由于國家淘汰落后產能,關停不達標30千瓦以下燃煤機組的政策,面臨關停風險,經營壓力較大。”

        “現在火電企業的盈利比較困難。上半年煤價雖然不是很高,但還是在綠色區間以上,超過了電廠的成本線。”易煤研究院研究員楊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的增值稅下降的福利被上游煤礦吃了,在全國用電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的擠出也比較明顯,加上一些環保的要求,電廠入爐單卡熱值要求提升,硫分的考核也再增加。因此,電廠的成本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