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監管之聲 > 正文

    監管緊盯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小算盤” 年內發13份關注函

    2023-06-09 23:54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完善股權激勵制度機制再次被提上日程。

        6月8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的主題演講提出,“持續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制度機制,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此前,據證監會網站4月14日消息,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修訂《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成為今年“需要抓緊研究、擇機出臺的項目”之一。

        今年以來,監管緊盯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小算盤”,頻發關注函。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年內滬深交易所對A股上市公司出具的關注函中,有13份涉及股權激勵。

        在全面注冊制推進的背景下,股權激勵制度需進一步適應市場改革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榮正集團資深合伙人方攀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呈現出“常態化、多元化、多層次”的趨勢。在制度優化上,建議給予上市公司開展多元化股權激勵更多靈活空間,增強激勵計劃的有效性、針對性;同時,更好地解決上市公司在期權行權有效期、高管激勵股權禁售、操作流程繁瑣等方面的共性痛點問題。

        具體操作引監管關注

        股權激勵作為激勵與約束并重的長期機制,已成為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凝聚核心員工的常態化手段。隨著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增多,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引起了監管關注。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6月9日,監管下發的485份關注函中,其中有13份涉及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相關問題。

        從監管的關注點來看,主要集中在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的定價依據、業績考核目標的合理性、未支付股權回購款的原因等方面,并且,監管要求上市公司需進一步說明是否存在股東利益輸送、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等情形。

        以某食品企業為例,該公司今年3月份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草案。在業績考核目標上,該公司設定未來兩年的營收目標分別為16億元、18億元,但令人驚訝的是,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僅為3.59億元。

        此行為引發深交所下發關注函,并連發四問,“一是業績考核能否發揮激勵作用、二是是否存在通過信息披露操縱股價的情形、三是是否存在內幕信息泄露、內幕交易等情形,四是董監高等相關人員未來3個月內是否存在減持計劃。”

        在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一些企業沒有形成適合自身的股權激勵方案導致問題發生,需更加關注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實施效果,提倡和指導股權激勵在公司內部的有效分配。此外,部分公司借助股權激勵進行利益輸送和市場炒作,帶來市場對于股權激勵認知的扭曲,后續需進一步完善股權激勵方案的信息披露。

        進一步完善股權激勵機制

        從股權激勵方面的配套制度來看,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完善。除了公司法、新證券法,證監會施行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亦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作出詳細的管理規定,為上市公司制定與實施股權激勵方案提供有效的指導。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順利推進離不開監管、上市公司、員工、投資者等多方主體的努力。對股權激勵機制的優化空間,受訪專家從完善和創新股權激勵制度、提高股權激勵方案的合理性、加大對股權激勵實施的監管等方面作出建議。

        “目前在不同上市板塊的激勵制度不同,考慮到激勵形式的多元化情況,需進一步明確規范口徑,讓監管邊界更清晰。另外,存在股權激勵制度與上市公司激勵實踐需求不匹配的情況,需進一步加以完善。”方攀峰表示。

        “建議提高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審批標準、進一步完善企業股權激勵信息披露方面的相關規定、加大對股權激勵利益輸送以及內幕交易的懲處力度。”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陳元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國際股權激勵視角出發,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仍需更多探索。“相較于境外資本市場股權激勵的發展歷程而言,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還需經歷更長時間的考驗。例如有效期普遍較短導致激勵缺乏長期性、績效指標單一,盈余操縱空間大等問題仍需解決。”北京合川律師事務所謝心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陳元表示,應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管理層職權范疇,防止管理層盈余管理,遏制管理層機會主義行為,充分發揮股權激勵的作用。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