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見習記者 楊潔
1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到2025年,現代流通體系加快建設,商品和資源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商貿、物流設施更加完善,國內外流通網絡和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流通業態模式更加豐富多元,流通市場主體更具活力,交通承載能力和金融信用支撐能力明顯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和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流通成本持續下降、效率明顯提高,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顯著提升。
當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國華表示,《規劃》有三方面特點。
第一,突出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戰略性。規劃緊扣現代流通體系銜接供需兩側,串接上下游、產供銷的特點,既立足流通自身客觀規律,高質量謀發展,更著眼于發揮現代流通體系在促進國民經濟循環中的重要作用,聚焦發展方向與重點任務。在規劃導向上體現了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戰略目標,在規劃路徑上體現了鮮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
第二,突出流通體系建設發展的系統性?,F代流通體系涉及領域多,《規劃》注重統籌市場、商貿、物流、交通、金融、信用等領域,圍繞形成和發揮現代流通體系的整體性作用,提出了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四大總體方向,統籌謀劃全局性工作。
第三,突出流通體系建設推進的有效性。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成本、效率、質量為導向,進一步健全市場機制,更好發揮市場主體在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鼓勵現代流通企業發展,引導大中小企業基于現代流通體系深度對接,構建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流通新生態。另一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定不移深化流通領域市場化改革,加快完善流通規則和標準體系,引導現代流通體系規范有序發展,塑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構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的國內統一大市場。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