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21年12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在京發布了《世界經濟黃皮書: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以下簡稱黃皮書)。
黃皮書認為,短期內疫情走勢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未來表現。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5.5%左右,2022年增長4.5%的可能性較大。全球經濟仍處在中低速增長軌道,未來3-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3%-3.5%,各國或地區增速會存在顯著差異。
短期看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政策風險:主要發達經濟體應對通脹、維持經濟復蘇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如果調整失當,則會引發資產價格動蕩暴跌,同時扼殺脆弱的經濟復蘇并可能將經濟推入滯脹通道。中長期影響因素則包括攀升至歷史最高水平的債務、主要經濟體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勞動生產率增速遲緩、多邊貿易體系改革談判達成共識困難重重、金融監管持久性存在漏洞、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非平衡性、經濟民族主義特別是資源民族主義抬頭等。
如果沒有新的外部沖擊,黃皮書預計2021年美國的經濟增長將處于5.2%-5.9%的反彈區間內,2022年將逐漸回落,直到2024年前后達到2%左右的潛在增長水平。
國際貿易形勢方面,黃皮書認為,2022年世界貿易會繼續呈現復蘇態勢,但增速將低于2021年,貿易增速位于5%-8%的區間。分地區和進出口來看,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出口和進口都將保持不錯的增長態勢。針對我國來看,海外市場的需求缺口在2022年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對我國出口造成影響,2022年我國出口增速或將面臨回落壓力。(記者/姜楠)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