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7年第一季度例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會議對全球經濟走勢的判斷趨于樂觀,對國內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更加強調“引導”作用。會議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但形勢的錯綜復雜不可低估。世界經濟仍處于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
“全球經濟逐步復蘇,主要發達國家復蘇步伐有所加快,部分新興經濟體仍面臨挑戰,國際金融市場存在較多風險隱患。”會議對全球經濟的分析較上季度例會樂觀不少。上季度例會認為,主要經濟體經濟走勢分化,美國經濟復蘇有所加快,歐元區復蘇基礎尚待鞏固,日本經濟低迷,部分新興經濟體實體經濟面臨更多挑戰。國際金融市場風險隱患增多。
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運行最新動向和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在這部分內容中,除了貨幣政策強調穩健中性外,另一變化則體現在對“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的實施上,上季度強調“實現”,而本季度則改為“引導”,顯示央行在貨幣政策預期管理方面正在加大力度。
會議提出,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