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王娟
5月19日,三大指數小幅低開,個股跌多漲少;截至收盤,滬指翻紅,全市3541只個股上漲,120家上市公司漲停。

板塊行情中,航運港口、化纖行業、房地產相關產業鏈、食品飲料、美容護理等多板塊活躍。概念板塊中,并購重組概念板塊,全天強勢領漲,截至收盤,該概念板塊大漲4.06%。

具體來看,并購重組概念板塊成分股中,北交所上市公司五新隧裝(835174)以“30CM”幅度收漲停;江天化學(300927)、光智科技(300489)“20CM”漲停;天汽模(002510)、本鋼板材(000761)、四川雙馬(000935)等個股“10CM”漲停;此外新巨豐(301296)、陽谷華泰(300121)個股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并購重組市場迎來重磅利好!5月16日,證監會發布了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滬深北交易所同步修訂發布重組審核規則和配套業務指南。
此外,《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并購六條”)發布以來,并購重組市場規模和活躍度大幅提升。證監會發布數據顯示,“并購六條”發布以來,并購重組市場規模和活躍度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累計披露資產重組超1400單,其中重大資產重組超160單。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籌劃資產重組更加積極,已披露超600單,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資產重組約90單,是去年同期的3.3倍;已實施完成的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超2000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1.6倍,資本市場功能得到有效發揮。
東吳證券認為,隨著新規落地,并購重組項目有望增加、配套融資業務也有望增長,券商作為并購重組的財務顧問,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其中,彌補投行收入的下滑,也能帶動券商其他業務線的協同發展。此外,并購重組政策的放松也有利于一級市場私募基金的退出,券商直投業務有望釋放業績。
談及并購重組政策下市場的投資機遇,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深滬北交易所并購重組服務配套跟進,預計2025年A股重組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有望成為驅動市場結構性行情的核心引擎。
平安證券則認為,并購重組改革持續升級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建議關注并購重組升級及產業邏輯共振下的資本市場機遇,一是受益于創新資產整合的新質生產力企業(科技/高端制造),二是受益于產業整合或轉型升級的大型企業,例如傳統產業中的周期、制造、金融的大型龍頭企業。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5/16(以最新披露日計),2025年A股最新披露的并購重組事件中,電子、機械設備、汽車、房地產、基礎化工、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力設備行業的并購重組事件數量居前。
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并購重組政策下,三個方向可重點關注,一是政策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支持,相關企業有望通過并購重組整合資源,提升競爭力,可關注科創板龍頭企業;二是,傳統板塊中,行業集中度低的領域,企業并購重組意愿強,如機械設備、汽車等行業的細分龍頭橫向拓展機會增多;三是,國央企為提升市值管理,并購重組邊際意愿增加,資產注入、業務整合等或帶來投資機遇。
“政策層面,監管持續優化并購重組機制,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市場層面,產業整合與戰略升級需求激增,推動并購重組成為企業優化資源配置的核心工具。”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政策環境下,投資機遇呈現兩大特征,一是政策紅利驅動,審核效率提升與融資渠道拓寬,為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創造有利條件;二是結構性機會凸顯,龍頭企業通過并購完善產業鏈布局,困境企業借助重組實現價值重塑,為投資者帶來差異化投資窗口。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政策導向與產業邏輯雙輪驅動的并購標的,把握新一輪市場機遇。”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