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傅蘇穎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外匯儲備規模為30568億美元,較5月末上升32億美元,升幅為0.11%,為連續第五個月出現回升。
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7月7日表示,6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延續穩定勢頭,外匯供求仍保持相對平衡狀態;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總體升值,資產價格小幅變動,外匯儲備所投資的貨幣和資產之間發揮了此消彼長的分散化效應,外匯儲備規模小幅微升。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方面因素使得外匯儲備出現了五連升:一是經常項目特別是貿易順差仍然維持比較高的規模,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蘇較為強勁,為我國出口創造了較好的外部條件,今年的外貿前景可能會好于年初的預期;二是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甚至出現了比較大幅的升值,其主要原因是美元結束了升值周期,出現了持續不斷的回落,美元指數近期已經回落到96以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屢創階段性新高;三是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重申了資本管制措施,消除了資本外流——人民幣匯率貶值——資本進一步外流的惡性循環的壓力,居民換匯壓力也較小,穩定了外儲的規模。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外匯儲備規模較年初的30105億美元上升463億美元,增幅為1.5%。
黃志龍表示,預計下半年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相應地,資本外流的壓力將明顯緩解,外匯儲備還將保持相對穩定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