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專訪德林海董秘劉彥萍:用數字孿生技術為湖庫“把脈” 在生態治理浪潮中開辟新航道

    2025-07-24 00:46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亞男

        湖泊如果“生病”了怎么辦?在太湖之畔,有一家可以給湖泊“開處方”、對湖泊進行診療的湖泊生態醫院。

        “當湖泊出現富營養化、藍藻暴發等問題時,就像人生病需要專業診療一樣,我們打造的湖泊生態醫院正是通過系統性診斷與科學治療,即‘監測—診斷—治療—康復’全流程治理,幫助湖泊恢復健康生態。”無錫德林海環??萍脊煞萦邢薰荆ㄒ韵潞喎Q“德林海”)董事會秘書劉彥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正是這一類似醫院治理邏輯的模式,讓太湖、星云湖等多個湖泊實現了從“藻型濁水”向“草型清水”的生態轉化。

        當前,湖泊生態醫院已成為德林海的“特色名片”。這場始于太湖的生態治理實踐,正隨著江河保護政策的深化,成為德林海駛向更廣闊市場的“試金石”。在劉彥萍看來,從藍藻治理到整湖治理,德林海的升級之路,恰是水資源治理行業從“被動應對”向“主動引領”跨越的生動注腳。

        技術升級:

        從專業治藻到數字診湖

        水體富營養化是當前湖庫(湖泊及水庫)治理所面臨的關鍵難題,其中藍藻水華治理則是內源治理的重點和難點。

        德林海自2009年成立以來,便專注于藍藻治理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加壓控藻裝備,單套設備日處理水量最高可達43.2萬立方米,能耗僅為第一代藻水分離技術的7%。

        在太湖藍藻水華治理項目中,德林海系統性運用了加壓控藻裝備,在2024年助力太湖水質首次達到全年Ⅲ類水質,成為我國重點治理的三大湖泊中首個全年水質達良好等級的湖泊,較《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規劃目標提前6年實現。

        劉彥萍表示:“通過太湖項目的實踐積累,公司構建起一套涵蓋AI診斷、技術集成、工程實施與長效運維的科學治理體系,其技術路線和治理模式經太湖驗證,已成為國內湖泊綜合治理的參考范式。”

        2024年,德林海戰略化布局AI技術,推出“中宇宙數字孿生診驗系統”,通過湖庫環境大數據及AI賦能,深度融合實時監測、算法診斷與智能模擬三大能力,構建湖庫數字孿生體系。

        “通過‘天空地水工’多維度、高頻次、立體化和長周期的水環境生態監測網絡,構建數字湖泊鏡像,再通過機理與AI多元化模型,可精準預測水質變化與藍藻暴發風險。”據劉彥萍介紹,在蠡湖水環境深度治理項目中,該系統對蠡湖總磷、葉綠素a等10余項水環境生態核心指標進行跟蹤監測與分析診斷,生成周期性健康評價報告,有效支撐了蠡湖生態補水工程。

        截至目前,這套被稱為湖庫“CT機”的智能系統已覆蓋長江流域5大重點湖泊,累計生成治理方案超100份。

        模式升級:

        從“專診醫生”到湖泊生態醫院

        在德林海湖泊生態醫院里,存著一份特殊的技術“處方”:湖庫診斷模塊(數字孿生系統+監測網絡)、藍藻防控模塊(深潛式加壓控藻裝備)、清淤模塊(污染底泥精準治理技術)等標準化技術“工具包”。

        “就像拼樂高一樣,不同湖泊按‘癥狀’選模塊就行。”劉彥萍向記者介紹,“診斷中心”會對目標湖泊開展全面調查,既梳理歷史資料、現場勘察采樣,又通過高分辨率衛星影像和無人機航拍掌握現狀,再利用自主研發的采樣船進行全湖網格化水質監測、藻類AI識別及沉積物探測,最終形成系統性診斷報告并開出“處方”。

        這正是湖泊生態醫院模式的核心邏輯。“最初‘醫院’只看‘藍藻病’,現在要做‘全科醫院,全周期管理’。”劉彥萍告訴記者,2024年,德林海已依托“中宇宙數字孿生診驗系統”實現“一湖一策”精準治理,覆蓋“監測—診斷—治療—康復”全周期服務。

        這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讓湖泊生態醫院成為德林海的特色名片。目前,德林海湖泊生態醫院已為太湖、星云湖、異龍湖、新豐江水庫、駱馬湖等40余個國內重要的湖泊和水庫提供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的保護治理服務。此外,公司還創新推出“整湖治理+見效付費”模式,即治理效果達標后業主再付款。

        “2025年,湖泊生態醫院模式將向長江經濟帶滆湖、丹江口水庫等區域系統推廣。同時,公司也將同步推動‘整湖治理+見效付費’模式在全國各流域湖庫展開。”劉彥萍說。

        產業升級:

        從湖庫淤泥到循環經濟

        當下,德林海已從藍藻治理延伸擴展至底泥清淤、生態修復、水源保障等全鏈條服務。

        劉彥萍表示:“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和實踐‘淤泥—蚯蚓’生態工程。通過規?;B殖蚯蚓,協同處理淤泥、藻泥、畜禽糞污、農林殘余物等多源有機廢棄物。不僅可以處理清淤產生的淤泥,而且構建出了一個資源再生的閉環系統。”

        今年以來,德林海積極布局生物轉化技術體系,搭建“環境治理—生物轉化—資源再生—產業增值”的全產業鏈閉環及循環的產業升級新模式。

        在劉彥萍看來,從“湖庫淤泥”到循環經濟,是德林海核心技術升級之后的水到渠成。目前,德林海擁有專利99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71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擁有軟件著作權15項,其中污染底泥治理技術被水利部重點推廣。

        對于未來,劉彥萍充滿信心,“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真正把環境治理的成本中心,轉化為資源再生的價值中心,最終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轉化。”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