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隨著銀行凈息差的收窄,理財業務正逐漸成為銀行收入的重要來源。而隨著母行代銷壁壘迅速消失,銀行理財子公司如何在激烈的財富管理市場競爭中凸顯自身特色,已成為每家機構所面對的“必答題”。
9月28日,華夏理財將迎來三周歲生日。自8月28日起,為期一個月的第三屆理財節“下一站啟心程”客戶陪伴之旅已在多家代銷機構展開傳播,累計近100萬人次參與。作為理財子行業內較早嘗試旅程式客戶投教服務的機構之一,華夏理財積極轉型,以開啟與客戶共同成長的陪伴之路為初心。
補齊服務短板
華夏理財深刻反思并復盤了去年以來的市場波動對銀行理財行業的影響。一方面,從產品角度來看,客戶對凈值化產品的接受程度相對偏弱;另一方面,銀行理財在客戶觸達方面存在不足,這反映出銀行理財服務體系建設的問題。
對此,華夏理財根據行業領先機構的調研成果,結合自身條件,從客戶全旅程的角度出發,著力增強理財產品持有體驗。今年8月份,該司成立了客戶體驗部,致力于全面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具體措施包括:自建呼叫中心,提高服務響應速度;平臺化運營,以更高頻、更靈活的方式有效觸達終端客戶;標準化營銷物料制作,以通俗易懂的內容傳遞專業投資理念;以及多維度數據分析,實現客戶精準畫像與需求深度挖掘。
華夏理財黨委書記、董事長苑志宏表示,計劃年內完成呼叫中心建設、平臺化運營、標準化物料制作等工作;到明年實現客戶信息分析的精細化與數字化,爭取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實現“千人千面”的服務。
事實上,在短短三年的發展歷程中,華夏理財從未停止過探索與創新的步伐。成立當天,該司與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中債-華夏理財ESG優選債券策略指數”,并于當天正式發布上線;去年9月份,該司推出了華夏理財直銷APP,完成了全渠道銷售體系的建設;同年12月份,首批推出攤余成本法估值理財產品;今年6月28日,業內首家推出指數化配置工具“天工”系列理財產品,在資管藍海中與同業競帆遠航。
構建差異化競爭力
隨著資管新規的全面實施,銀行理財實現了“潔凈起步”。理財子公司具有跨市場資產配置優勢、兼具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雙重優勢、長期積累的品牌優勢等三大核心競爭力,在財富管理市場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地位。經過三年的積累與沉淀,華夏理財已具備一定的差異化競爭實力。
首先,華夏理財打造了“理財工廠”運作模式。通過推進并完善“理財工廠”運作模式,建立投研引領、信評保障、策略生產、資產創設、產品組裝、統一質控等核心工序流程,各環節緊密交互、協作并組合,提高投資收益、降低凈值波動、嚴控凈值回撤,最終形成標準化的產品輸出。
其次,華夏理財鞏固了ESG投資領域的領先地位。目前,ESG投資理念已應用于華夏理財的絕對收益主干產品、相對收益指數產品、私募債權產品、未上市股權產品等,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果。
再次,華夏理財提升了客戶服務能力。通過打造銷售人員、客戶雙服務平臺,一方面為銷售渠道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的專業賦能;另一方面直接為客戶提供持有前、中、后各核心環節、場景,包含投教、投顧、業務辦理在內的服務內容。通過TOB、TOC兩條路徑相互作用,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的全方位客戶服務體系。
此外,華夏理財積極汲取同業先進經驗。在產品體系、投資體系、營銷體系等方面,華夏理財全面對標同業最優,持續跟蹤研究,積極落地優化舉措,確保公司綜合經營能力始終保持較強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順應行業發展脈搏,華夏理財積極推動金融科技融合發展,穩步加大相應資源投入。一方面,致力于打造用戶體驗極致、銷售推廣多元、產品創新靈活、研究決策精準、投資交易迅捷、運營管理安全、風險管理智能的數字化平臺;另一方面,在直播、短視頻、理財通識投教等領域發力創新,借助AI賦能新業態、探索新模式。
擊鼓催征穩馭舟,奮楫揚帆啟新程。作為金融行業的一大分支,銀行理財承擔著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職責。理財公司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踐行好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提升專業性是必不可少的依托和保障。華夏理財貼近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提供高效及時、貼心溫暖的理財服務,貢獻風險可控、回報合理的理財收益。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