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6月28日,華夏理財發布首批10只天工指數類產品,精選糧食安全、數據基礎設施、新型儲能等戰略性新興行業,引導社會資金流向重點產業和優勢企業,為客戶提供更多優質收益來源。
華夏理財黨委書記、董事長苑志宏在發布會上表示,銀行理財要堅持絕對收益的主體目標不動搖,持續為客戶提供穩健收益來源,同時,還需要做到創新,要擴大銀行理財的投資策略邊界,不斷為客戶拓展優質收益渠道。
華夏理財天工系列指數類產品從豐富客戶的配置選擇、持續提升客戶投資體驗、拓寬客戶的收益來源的目標出發,將被動指數系列劃分為寬基、消費醫藥、TMT先進制造、國企公用事業、金融地產、新能源、另類共七大投資類型,力求實現寬基指數策略化、行業指數純粹化、投資邏輯清晰化、主題指數時效化和投顧服務全程化,有效提升產品可投資性,豐富客戶配置產品貨架。在指數產品落地安排上,華夏理財此次首批發行10只指數產品,年內有望再發行30只指數產品,遠期有望發行超過50只指數產品。
天工系列指數產品的推出是華夏理財持續豐富產品矩陣、提升客戶體驗的重要舉措,標志著華夏理財在堅持絕對收益目標產品為主干的基礎上,對相對收益目標產品進行了有益探索和成功布局。
會上,華夏理財副總裁賈志敏發布了《指數投資工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認為我國指數投資擁有巨大發展機遇。截至2022年末,我國非貨幣指數基金及指數增強基金合計數量1798只,規模2.39萬億元,占到A股總市值的比例不到3%,其中ETF占A股總市值的比例僅為1.5%,我國指數投資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白皮書指出,參照海外指數基金的發展歷程,長久期資金的進入對指數投資的迅猛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銀行理財產品是目前我國規模較大的資管產品,投資者希望通過配置理財產品獲取相對穩定的收益。在固收產品收益下行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搭配優質權益資產可以獲取更豐富收益來源,取得合理風險承擔下的優質收益回報。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