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理財頻道 > 理財 > 正文

    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今年如何實現固收“+”?

    2022-03-10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

        在持續了三年多的牛市行情后,可轉債市場近期顯著調整,對于選配可轉債的“固收+”產品來說,也出現一大波集體回調。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大,市場投資者都在問,今年“固收+”的“+”來源于哪?還有多大的超額收益空間?

        針對投資者的關心,近期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具有十余年投研經驗的固收老將——國壽安保穩鑫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經理黃力。

        黃力現任國壽安保絕對收益部執行總經理,在管基金規模超200億元,所有產品截至2021年底每年都獲得了正收益。

        可轉債調整仍未結束

        怎么看待現在可轉債市場的持續調整?這是現在的熱門話題。黃力認為,去年以來可轉債博弈太充分,估值水平很高,絕對價格水平也很高,價格在130以下的比例都是歷史很低的分位數水平。

        為什么可轉債去年漲得好?黃力強調,本質上有兩條:第一個是可轉債主體里面,主要是中小盤;第二個主要是偏周期??梢哉f,可轉債行情本身就是股票市場在2021年結構性行情的一種體現,即周期股和中小盤股票優于其他板塊,這是2021年可轉債取得超額收益很重要的原因。

        在這種結構性行情下,這些可轉債轉股溢價率處在比較高的水平,企業完全可以贖回,但是并沒有贖回,一直沒有贖回,給市場不斷炒作空間。結果是可轉債估值一直高企,價格已遠遠高于條款約定價格。

        黃力認為,在這種大背景下,今年可轉債市場發生調整,最主要的是純債券投資者對于可轉債的賣出,其根源于債券市場的整體調整。比較明顯的是,1月份社融數據出來后,債券市場首先大幅調整,引發投資者對于可轉債估值擔憂,畢竟可轉債不是對沖的方式。

        “目前來看,還沒有調整到位。”黃力說,隨著可轉債市場持續調整,市場流動性逐漸收緊。在這個過程中,會看見以前不贖回的開始贖回;贖回過后,當市場標的變小,要么必須賣出,要么必須強制轉股。

        今年“+”來源于哪?

        過去一年“固收+”產品分化嚴重,但整體表現優異。然而今年以來“固收+”產品普遍都在回撤。對此,黃力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很多產品最大回撤也就負一個點左右,在能夠容忍的回撤目標范圍內,基本屬于比較合理的區間。”

        今年“固收+”的“+”部分來源于哪個方向?黃力表示,這種“+”應該是來自于投資的組合策略,實現更強的收益的一種方式。這種策略不是簡單策略,不是純粹多頭或者是空頭策略,而是組合的策略。這種東西是“+”的來源。

        “我理解的‘固收+’的‘+’那部分不光是加了收益,也加了風險,還有市場波動。”黃力認為,在今年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盲目去加倉位,不見得會帶來很好的收益增強,反而可能會因為市場波動帶來回撤,不見得能加出好的效果。在權益倉位可控的狀態下,還是要進行更精選的投資,這種投資一定是專業權益投資的人才能做得到。

        “在時間把握上,我們的判斷是:一個季度一個季度來分析,看市場具體的水平、價位和趨勢。”黃力說。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