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市場各方人士對“新股上市首日取消漲跌幅限制”消息一致地積極解讀,然而,今日(1月14日),次新股直接遭遇“黑周一”這悶頭一棒,次新股指數將大跌1.84%,其中,新疆交建、愛朋醫療這兩只次新股,更是遭遇漲停到跌停的“天地板”!
主要指數單邊下跌
次新股集體跳水
周一(1月14日)滬綜指和創業板綜開盤一跌一漲,但隨著次新股集體跳水,創業板快速回落,并導致滬市無法突破30天線而掉頭向下。下午,部分金融類藍籌跌勢加劇,多頭保衛5天線有氣無力,最終將這一關口讓給了空頭。尾盤5G板塊異動,滬市略有反彈。其他指數方面,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陰包陽”。
截至終盤:上證指數收報2535.77點,小跌18.06點,跌幅0.71%;深證成指收報7409.20點,小跌64.81點,跌幅0.87%;中小板綜小跌0.61%;創業板綜下跌1.01%。兩市成交金額合計2831.58億元,比上周五萎縮4%。
這里我們單獨看看次新股指數。次新股指數開盤大漲0.73%,神勇沖上了60天線大關。但“帥不過1分鐘”,很快被接二連三的拋壓砸成了綠盤。10點14分,隨著多頭無力將次新股指數拉紅,拋盤因此越來越大,不到5分鐘次新股指數跌幅就超越了上證指數,又過了不到5分鐘跌幅超越了創業板綜,并出現了放量跳水走勢。下午多方屢屢試圖反攻,但均被空頭牢牢摁住。尾市20分鐘,當其他指數弱勢反彈之際,次新股指數將跌幅從1.50%擴大到1.84%。
次新股領跌
新疆交建愛朋醫療上演天地板
統計數據顯示兩市漲跌個股比例是1016:2394,漲停的非ST股39只,漲幅逾5%的股票29家,跌停的非ST股12只,跌幅逾5%的股票59家。
盤面看,兩市絕大多數板塊收跌,次新股更是從領漲變為領跌。隨機篩選的104家次新股中,僅15家收紅。近期強勢的新疆交建、愛朋醫療從漲停變為跌停;新農股份、利通電子、紫金銀行也從大漲逾5%砸向了跌停;西菱動力則是低開低走直接跌停。跌幅大于5%的次新股有11家。
在次新股大跌的打擊下,新經濟除了燃料電池板塊一枝獨秀外,其余全線走低,其中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家居等智能化概念普遍跌幅大于1.5%,芯片、軟件服務、量子通信等多個板塊跌逾1%。5G板塊中,雖然東方通信強勢漲停,但是整個板塊平均表現依然是負數,更沒能起到激活市場人氣的作用。
非理性暴跌幾率不大
需留意次新股帶來的沖擊
上周末,筆者在連續的三篇稿件中,從不同角度提醒了次新股存在調整風險,現在看來的確是一語成讖。那么,這波調整究竟會持續多長時間呢?央行將于15日和25日分兩批下調存款準備金,又會如何影響A股后續走勢呢?
海通證券中山三路營業部高級投顧張亮認為,“新股取消首日漲跌幅限制與中小板新增2000個代碼這兩個消息,前者會導致資金面壓力加大,后者會導致殼資源價值進一步稀缺,因此次新股高開低走領漲變領跌,屬于情理之中的事。當前,次新股的估值和基本面只支持短線投機,遠未到長期投資的區間。所以,股民仍要留意次新股大跌對小盤股題材股的沖擊。此外,上周四管理層已開始對爆炒行為吹風,東方通信再度漲停會否招來管理層的干預,值得警惕。”
華龍證券永川營業部總經理牛陽則對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表示,“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周一的單邊下跌:一方面,由于滬市1月9日見到的反彈高點未能突破,因而之前我們提到的‘七年之癢效應’所帶來的壓力,將因此而緩解,也就是說1月9日的高點不會成為中期頂部,且一定會在一季度將其突破;另一方面,短線調整趨勢完全成立,并不排除滬市二次探底甚至再創新低的可能。不過,考慮到當前市場的平均成本已回到20年前,故這個位置再出現非理性暴跌的幾率并不大。操作上,投資者應抓住本輪回調帶來的中線機會,首選新經濟行業經營成熟的白馬品種。”
廣發證券江北嘴營業部總經理助理王立才指出,“周二是央行降準釋放第一批資金的時間節點,第二批釋放資金的時間在25日。場外資金更愿意抄底而非追高,因此后市來看,春節前探底后筑底的可能性偏大,春季攻勢也將因調整而漸行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