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京滬高鐵之后,中鐵系IPO又有新動向!
12月17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信息顯示,中鐵總旗下的中鐵特貨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鐵特運)總共20%的股權被掛牌轉讓。披露信息顯示,中鐵特運并將于2019年啟動股份制改革、申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為此,《國際金融報》記者撥打中鐵特運控股股東——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鐵投資)有關負責人電話進行求證,但無人接聽。
估值超150億
上產交所的掛牌信息顯示,中鐵特運的股份并非一筆直接轉讓20%股份的信息,而是由20筆1%的轉讓構成。
在受讓方的要求上,該轉讓要求比較簡單,僅要求在中國境內依法注冊并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即可。但是要求明確不接受聯合受讓,且交易價款須一次性支付。
這意味著該筆轉讓最多可能有20位買家,各自持股1%,最少則是一口氣拿下20%的“土豪”買家。
那么中鐵特運1%的股權,競拍底價是啥呢?
本次轉讓自12月17日始,到2019年1月14日披露期滿,1%的股權轉讓低價15769.7421萬元,約合1.577億元。
這意味著,本次轉讓中鐵特運的估值約為157.7億元。
根據慣例,IPO通過上市后,中鐵特運的估值將會更高。
截至12月17日收盤,157.7億元的體量可排在所有A股公司的514位,超過80%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
股改前要減資
中鐵特運成立于2003年,遠遠滿足擬上市公司近三年穩定經營的要求,不會像工業富聯一樣惹人注意。
現階段,中鐵特運仍然為有限責任公司,根據《證券法》的要求,上市前,需進行股份制改革,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在2019年完成改制前,中鐵特運表示將首先完成減資,減資后,注冊資本變更為40億元,預計2019年1月完成。
天眼查顯示,目前中鐵特運的注冊資本約為184.4億元。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尹湯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減資的必要過程之一是登報公告債權人,期間為45天。完成減資的時限,一般快的也需要2個月。
從這個角度看,中鐵特運的減資已經在操作中。
此外,股改階段,現階段權屬仍在相關鐵路局的土地,也將通過作價出資方式配置到中鐵特運中來。
受益于本次轉讓,公眾可以了解到了最近1年中鐵特運的經營狀況。
公告顯示,2017年,中鐵特運的營業收入約為62.97億元,凈利潤為5.82億元,從這個角度看,中鐵特運遠遠滿足現階段的IPO審核財務門檻。
Wind顯示,與中鐵特運同屬鐵路貨運的A股上市公司還有:大秦鐵路、鐵龍物流、西部創業,這3家公司2017年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554.12億元、116.56億元、6.51億元,照此規???,中鐵特運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本次轉讓前,中鐵特運的絕對控股股東為中鐵投資,持股91.79%。中鐵投資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天眼查顯示,2018年7月,中鐵特運的股東發生了變更,鐵總變更為中鐵投資,原地方鐵路局變更為相應的企業單位即地方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