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如期而至。在維權成本居高不下的時代,每年的這一天幾乎成了消費者最有效的投訴和維權日。
但是在沒有3.15的每一天,我們每天都面臨著不斷升級的騙術。從不斷炸雷的P2P,到橫行中國很多年的保健品問題,騙子們把目光投向上至七八十歲的耄耋老人下至嗷嗷待哺的小孩,無一例外。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安民生”以房養老”再度把中國人的“房事”推向風口浪尖。
“以房養老”
老人失去的不僅僅是房子
最近,一則中安民生“以房養老”騙局炸雷了的消息在微博上不脛而走。
該消息稱,有的老人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成個整數的養老金血本無歸,有的老人質押的房產面臨被清退拍賣無家可歸,超過800名老人受害。
根據中安民生官網介紹,2014年4月25日,中安民生響應政府號召應運而生,注冊資金5000萬人民幣。中安民生聯手專為老年人服務的公募基金會于2016年7月16日在北京國貿商圈正式成立首個養老一站式服務大廳。目前,中安民生在全國范圍內擁有服務大廳11個,大廳下屬服務中心、服務站共計10余個。
目前這11個大廳,主要及中國在北京、山東東營、浙江等地區。
雖然3月10日,中安民生在官網發布了辟謠聲明,但是據經濟觀察報記者調查,辟謠聲明之后,仍有與中安民生簽署了“資產養老服務產品”合同的老人對記者表示:“從2019年1月起,中安民生再沒有給自己的賬戶打過款。”
據這位老人說,他與中安民生合作產品是一款叫“月月薪”的一年期資產養老產品。他的房產評估價格按300萬計算,預期年化收益為5%,每月領取薪酬為12500元。
此外,多位老人也表示與中安民生簽署了“資產養老服務產品”合同,但是,近期中安民生再沒有給自己的賬戶打過款。
這已經不是北京老人第一次遭遇以房養老的騙局了。2015年開始,北京有數十位老人陸續遭遇這樣的騙局,他們有的失去了自己的房產,有的背上了巨額的債務。
2015年,一種“以房養老”的新騙局開始在北京蔓延開來。
騙子向有房產的老人推薦“以房養老”的項目,只要把手里的房子抵押借款3個月,就能獲得每月10%到15%的高息,到期還能全額返還本金。而在支付了3個月的利息后,騙子和“銀主”以老人不還錢為由要求老人根據當初簽的合同強制處置房產。
在整個過程中,老人并不清楚自己所簽的并不是“以房養老”的項目合同,而是一份包含公證書的借款合同。
最后這些老人不僅失去了自己房產,還欠上了一堆債務。
中安民生是不是該騙局的升級版,目前還尚未有定論,但是老人的房產被抵押,卻沒有收到每月應得的養老錢,卻是不爭的事實。
年輕人租房小心落入“租金貸”圈套
相比偏聽偏信的老年人,年輕人在經歷了社會的洗禮之后,普遍對騙術的抵御能力比較強。
往年常見的租房騙局有黑中介詐騙、房東出差外地先付定金后玩失蹤等,但是近兩年,一種新型的騙術坑害了一批租房的年輕人們。
近年來,伴隨著長租公寓市場的迅猛發展,行業亂象也與日俱增。以螞蟻金服、老虎環球基金投資的蛋殼公寓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新浪微博上有關投訴蛋殼公寓的話題有百余個,其中僅有關“蛋殼公寓受害者維權群”的話題閱讀量就高達93.1萬,討論數達874個。
在這其中投訴最多就是,有不少蛋殼公寓的租戶,在簽完租房合同之后才發覺自己“被貸款”。這就是行業里所說的“租金貸”。
什么是租金貸?
租金貸是指在與房客簽約的時候,長租公寓的工作人員會單方面操作租客的手機,在租客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其簽下一筆貸款合同。
根據貸款合同,長租公寓公司可以提前從銀行拿到一年或者兩年的房租貸款,而租客則負責每個月以繳納房租的名義去償還貸款和利息。
然而這筆貸款并沒有直接到租客手里,而是被平臺用作現金流,拿去擴大市場收入新的房源。
早在2018年8月17日的時候,原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因為炮轟自如和蛋殼引起巨大爭議。
胡景暉表示,一旦大規模的長租公寓資金鏈出現斷裂,將會出現業主驅趕承租人的情況,幾百上千人將無家可歸,后果比P2P爆雷更嚴重。
不久,包括愛公寓、寓見公寓、昊園恒業、小家聯行、鼎家公寓等十幾家長租公寓機構因為“租金貸”問題紛紛爆雷,大量年輕人被趕出出租房后,卻仍舊需要償還貸款,否則就要被列入失信人名單。
2019年,長租公寓繼續爆雷。2019年1月31日,蘇州樂棧公寓爆雷,大量租戶被要求限期搬離,涉案人數已達四百余人,金額已達八百多萬。
其中涉及解約糾紛的租戶中,有80%.以上辦了“租金貸”。
見多識廣的中年人就不會是騙子的目標人群了嗎?
不!對于“有房才有家”這一理念根深蒂固的中國人來說,中年人卻可能是最大的受騙人群。
一房多賣、低價法拍房/抵押房等讓一心有家的中年人們無處可逃。
如何才能避免這些騙局呢?警察蜀黍說了,莫貪小便宜、莫信高收益、莫要輕易和人簽合同?。?!簽合同前,一定要自己親自認真看過、看明白?。?!
23:57 | “兩重”建設加速加力 內需潛力將... |
23:57 | 為民營經濟添柴續力 讓發展活力持... |
23:57 | 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同比增8.0% |
23:56 | 地方國資并購頻頻落子 A股上市公司... |
23:56 | 商業航天再迎政策利好 產業生態構... |
23:56 | CPI同比或轉負 PPI同比降幅收窄 |
23:56 | 7月份新增社融或同比增加 三季度末... |
23:56 | 政策引導向“綠”而行 綠色消費潛... |
23:56 |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顯... |
23:46 | 瞄準提質增效 機械工業企業加速邁... |
23:46 |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上半年機械工... |
23:46 | 從券商降傭觀察證券行業轉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