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2012年11月份,中國首批期貨公司資管資格獲批,開啟了期貨私募資管業務的發展歷程。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期貨私募資管規模已增至3640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占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總規模的3.01%。
在多位受訪業內人士看來,期貨私募資管一路走來備受業內期待,且目前已成為期貨公司營收的重要構成部分,從當前證券期貨私募資管總體發展情況來看,期貨私募資管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資管規模已達3640億元
中基協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399只,環比增加5.35%,同比增加62.49%;設立規模547.44億元,環比減少2.76%,同比增加33.40%。其中,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6月份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55只,設立規模近70億元,占比12.66%。
同時,截至今年上半年,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規模合計12.09萬億元;其中,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規模已達3640億元,占總規模的3.01%,相較此前有明顯提升。
國投期貨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姜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些年,期貨資管業務發展差異化特征明顯,展現出顯著的頭部集中效應,同時,從期貨私募資管管理標準化、去通道化的發展進程來看,長期發展得到一定制度保障。整體來看,當前期貨私募資管業務呈現出更為標準化、規范化的態勢。
銀河期貨資產管理部負責人黃瀟婷向記者補充表示,近幾年,頭部期貨私募資管公司規模排名變動較小,隨著業務模式的逐漸成熟,行業規模進一步向頭部機構集中,反映出頭部公司在資管業務上的強大實力和市場地位。同時,頭部公司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成熟業務模式與投資策略體系,以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例如在人才吸引、客戶拓展和技術研發等方面不斷強化,鞏固了市場地位。
“截至目前,有近百家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在開展資管業務,充分說明期貨私募資管業務的重要性,同時,頭部特征非常顯著,在規模和創收等方面形成梯隊特征。”黃瀟婷表示,目前大部分期貨公司已經意識到資管業務在多元化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性,積極布局資管領域,以2024年為例,新設期貨資管計劃在規模上有較為明顯變化;在產品類型上,以往權益類產品占比較小,而2024年隨著市場風格切換,權益類期貨私募資管產品的設立數量和規模占比均有一定提升,反映出投資者對權益市場的關注度在提高。
發展韌性十足
自2012年期貨私募資管業務開閘,首批18家期貨公司獲得資管牌照,到2014年“一對多”規定放開,通道業務占比一度超七成。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期貨私募資管業務起步較晚,但期貨公司逐漸摸索出結合期貨和衍生品特色的路徑,部分期貨公司正在向綜合服務轉型,以經紀業務為基礎,以風險管理和資產管理業務為兩翼。
作為期貨公司服務機構客戶的重要抓手,期貨私募資管業務在配合自營和投資業務時也發揮重要作用。姜偉介紹說,近兩年公司依靠期貨私募資管業務發展增強在衍生品領域的投資能力,并結合自身優勢,推出多類創新型產品,例如“固收+CTA”、場外互換等。同時,依靠這些產品的良好業績,拓展出與同業機構、法人客戶的產品合作。
期貨私募資管業務發展主要植根于期貨市場的大發展,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當前期貨私募資管業務正從“規模擴張”轉向“能力鍛造”新階段,預計很快將與證券、基金資管形成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期貨私募資管發展必將緊密圍繞期貨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展開,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黃瀟婷認為,差異化、回歸本源是期貨私募資管發展的關鍵,核心在于深耕期貨和衍生品專業領域,并充分發揮期貨公司在衍生品定價、風險管理和大宗商品等方面的深厚積累。這意味著期貨私募資管產品將顯著區別于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及公募基金等,從目前大資管規模占比來看,期貨私募資管未來發展韌性十足。
“期貨私募資管基于衍生品資產、高凈值客群的細分市場,致力于提供具有獨特性投資組合和產品的服務。”姜偉表示,期貨私募資管作為大資管行業的一員,具有以私募產品為主的特點,多資產配置的邏輯將是今后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