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7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在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以來,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多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升,全球經濟和跨境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我國加快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有效應對外部挑戰,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表現好于市場預期。
據李斌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主要呈現幾個特點:一是,涉外收支規模穩步增加;二是,跨境資金延續凈流入;三是,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四是,外匯市場交易活躍;五是,外匯儲備規模穩定。
“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沖擊風險,運行總體平穩。”李斌表示,下一步,外匯局將持續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
預計外資仍會逐步增配人民幣資產
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賈寧介紹,2025年以來,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總體較為穩定。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券規模上升,目前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存量超過6000億美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近期外資投資境內股票總體向好,上半年外資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扭轉了過去兩年總體凈減持態勢。尤其是五六月份,凈增持規模增加至188億美元,顯示全球資本配置境內股市的意愿增強。
賈寧表示,未來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仍具有較穩定和可持續增長空間。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債券、股票的市值占比約為3%至4%,受多重積極因素支撐,預計外資仍會逐步增配人民幣資產。首先,經濟基本面穩健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穩定宏觀環境;其次,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第三,全球資產多元化配置需求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良好發展機遇。
“總體看,隨著我國金融改革開放持續推進,境內金融市場將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人民幣資產將更具吸引力。”賈寧說。
計劃將一批創新政策推廣至全國更多自貿試驗區
“近期,為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更大范圍釋放制度創新紅利,外匯局計劃將一批創新政策推廣至全國更多自貿試驗區。”外匯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肖勝表示,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方面,進一步擴大跨境貿易便利化政策試點。主要包括支持銀行優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擴大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范圍、便利經常項目外匯資金收付等5項政策,主要是優化業務審核方式,減少單證要求,簡化辦理流程,支持企業更加便捷地開展跨境貿易。
另一方面,進一步推進跨境投資和融資高水平開放。包括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匯管理試點、外債登記由銀行直接辦理、融資租賃母子公司共享外債額度等5項政策,這些政策有利于進一步豐富跨境投融資渠道,提高投融資效率,助力穩外資和推動高水平開放。
肖勝表示,下一步,外匯局將繼續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外匯創新政策,引領外匯領域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持續提升金融外匯服務水平,同時加強開放條件下的跨境監管能力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有信心、有能力繼續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
談及如何看待下半年我國外匯市場走勢,李斌表示,在開放條件下,一國外匯市場會受到內外部多重因素的影響??偟膩砜?,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這三個有利因素將支持我國外匯市場繼續保持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李斌談到,第一,我國經濟基本面穩健,外匯市場穩定運行基礎堅實。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經濟結構更加優化。二季度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等內需對國內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為77%,環比提高17個百分點。我國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國內經濟保持穩中向好,將為外匯市場穩定運行提供堅實支撐。
第二,我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國際收支自主平衡格局穩固。我國堅持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經貿合作伙伴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將穩步推進,金融市場雙向投融資渠道持續拓寬,有助于推動對外貿易和跨境投資協調發展,促進跨境資金均衡流動。
第三,我國外匯市場韌性不斷提升,應對外部沖擊能力增強。從宏觀層面看,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匯率彈性增強,可以及時釋放外部壓力,促進供求平衡。從微觀層面看,企業匯率風險中性意識不斷提高,人民幣跨境交易穩步增長,上半年企業外匯套期保值比率、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比均達到30%左右,都是歷史新高。外匯風險敞口降低,有助于市場保持理性交易。從政策層面看,外匯市場積累了比較豐富的逆周期調節經驗,也有豐富的政策工具儲備,外匯領域監管效能穩步提升,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繼續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