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成效。
會上,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表示,這五年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實現突破性進展,“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超過90%,交通運輸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實現。
具體看,有6個方面的情況特別值得關注:第一,設施網絡更加完善;第二,戰略支撐更加有力;第三,運輸服務更加高效;第四,技術裝備更加先進;第五,開放合作更加深入;第六,治理體系更加完備。
據劉偉介紹,截至2024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約1.6萬公里,其中高鐵增加1萬公里;公路總里程達到549萬公里,增加約2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76萬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2971個,增加379個;頒證民航運輸機場達263個,增加22個。“十四五”的前4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達15.2萬億元,同比增長23.3%。
劉偉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固定資產投資超過4.9萬億元、投入養護資金超過了1.2萬億元。截至2024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64萬公里,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的農村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透露,“十四五”以來,一大批現代綜合交通客運樞紐和鐵路貨運物流基地建成投產。這五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預計達到4萬億元,有效發揮了鐵路對經濟的推動作用。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介紹稱,為推進航空物流發展,“十四五”期間,民航局制定了《“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圍繞規模領先、安全可靠、智慧先進、優質高效4個方面設置了14個發展指標。整體來看,各項指標基本達到目標,主要有以下4個特點:一是運輸規模穩步增長,二是運營主體實力增強,三是航線網絡不斷優化,四是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宋志勇表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貨運航空公司有13家、貨機達到268架,相比2020年分別增加2家、82架。東航物流、南航物流、國貨航相繼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服務鏈條不斷延伸,綜合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我國航空企業國際貨運市場份額達44%,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
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表示,“十四五”期間,郵政業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以物暢其流為努力方向,行業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經營主體持續壯大,轉型升級的能力在持續提升。“十四五”期間,行業有8家上市公司,其中兩家入圍全球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