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1月13日,央行發布公告,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當日不開展逆回購。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以來,央行持續暫停逆回購,1月13日也是央行自2019年12月24日以來,第14個交易日暫停逆回購。
多位專家表示,當前資金面水位偏高是央行連續暫停逆回購的直接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今年1月6日降準正式落地,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處于較寬裕的局面。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降準的落地使得近期市場流動性持續處于較為充裕水平——截至1月10日,1月份以來DR007均值已降至2.09%,不僅較上個月進一步下行,而且明顯低于央行2.5%的7天期逆回購利率。
“盡管DR007和Shibor等指標在近幾日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去年大部分時間的平均水平,都位于低位。”陶金表示,近期并無大規模逆回購到期,資金回籠小,因此流動性總體處于高位,央行根據及時預調微調的原則,暫時并未加大投放。
當前臨近春節,央行是否會在近兩周加大投放來“擺渡”節前的流動性?王青認為,伴隨春節臨近,市場流動性將出現收緊態勢,央行仍有必要搭配開展不同期限的逆回購操作。若未來數日DR007均值升至2.5%以上,預計央行將恢復向市場投放流動性。
陶金認為,盡管目前流動性較寬裕,但集中繳稅、地方債集中發行等因素依然將影響1月份銀行間市場流動性,1月份流動性投入依然具有必要性。因此,預計央行將根據加強逆周期調節,及時進行預調微調投入流動性,逆回購、MLF、TMLF等具體手段均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