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近期,小米新款AI眼鏡的發布進一步點燃了國內AI眼鏡市場的熱度。京東商城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6月26日發布的“小米AI”眼鏡,雖然上市僅半月有余,但在該商城銷量已突破3萬單。
“2025年被業內認為是AI眼鏡應用落地元年,目前產品已從概念驗證階段正式進入商業化普及階段,銷量的激增也從數據層面印證了這一觀點。”廣州眺遠營銷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總監高承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AI大模型持續升級的背景下,AI眼鏡正成為智能穿戴設備行業競逐的焦點。
市場銷量激增
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49.4萬臺,同比增長116.1%。據IDC預測,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90.7萬臺,同比增長121.1%。
“作為從傳統眼鏡演進而來的智能穿戴產品,AI眼鏡兼具信息獲取與交互的便捷性。相較于傳統電子終端,它能更多地解放用戶雙手,提供更具沉浸感的交互體驗,是未來AI應用部署的較好載體。”北京科方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AI大模型加速端側部署的推動下,早期AI眼鏡功能單一、交互笨拙等問題得到了根本改善,如今已具備實時翻譯、場景識別、健康監測等輔助功能,“技術的突破已讓AI眼鏡從概念走向實用,也是其銷量激增的直接因素。”
今年以來,AI眼鏡持續驅動智能穿戴設備領域迭代升級,近期國內AI眼鏡新品更是密集推出,且在功能和適用場景上不斷迭代。
例如,小米發布的新款AI眼鏡可沉浸式拍照、錄制視頻,支持第三方App視頻通話、直播,可與他人實時分享自己眼前的畫面,還能夠化身開放式耳機;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6月17日聯合支付寶上線了全球首個智能眼鏡支付方案,該公司研制的智能眼鏡Rokid Glasses,內置支付寶“看一下支付”功能,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幫助用戶便捷支付。
“AI眼鏡新品頻出,預示著2025年將成為智能眼鏡集中發售大年,有望加速產業鏈技術的迭代與成熟,推動產品成本持續下降。”北京智帆海岸營銷顧問有限責任公司首席顧問梁振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AI眼鏡市場銷量的激增還得益于政策支持。特別是‘國補’的拉動,不僅有效提升了國內消費市場的活躍度,更顯著推動了AI眼鏡銷量的快速攀升。”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深圳市灣眾咨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邱思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AI眼鏡行業當下增速顯著,但要從長遠實現真正的普及,仍需突破續航、交互與生態三大瓶頸。預計未來3年至5年,隨著芯片技術持續優化、協同能力不斷提升,以及差異化場景的逐步落地,AI眼鏡有望迎來消費市場的爆發拐點。
概念股迎密集調研
從AI眼鏡產業鏈看,上游產業鏈主要為AI智能眼鏡硬件結構供應商,如光學模組、顯示模組等;中游產業鏈包括軟件、系統廠商及AI大模型廠商等;下游產業鏈為AI智能眼鏡的銷售以及售后。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內,已有21家AI眼鏡概念股接受了機構投資者的密集調研。與此同時,深交所互動易等平臺上關于“AI眼鏡”的提問量也超過了200條。
整體來看,機構與投資者的關注焦點集中在企業新產品研發進展、今年下半年的產品應用領域拓展等方面。對此,多家上市企業及時回應了市場關注,并密集披露了最新進展。
星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和各類AI眼鏡廠商正處于合作推進階段。
天鍵電聲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部分客戶的AI眼鏡產品已陸續出貨,其他客戶訂單將于下半年陸續量產,下半年整體訂單量將明顯增長。
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已與行業領軍企業XREAL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雙方聯合研發的首款AR高端觀影產品將于今年下半年發布,AI技術的深度賦能成為關鍵支點。此次合作開創了顯示產業龍頭與AR行業領軍者的全產業鏈協同范式,將重塑全球AR/AI眼鏡產業競爭新格局。
在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看來,AI眼鏡產業鏈上市公司可聚焦以下層面進行研發:開發高效電池及節能芯片;優化交互設計,結合語音、手勢等多種方式,提升操作便捷性;積極拓展生態,與軟件商、內容商合作,豐富應用場景;挖掘醫療、教育等垂直領域需求,增強產品市場滲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