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上市以來,光大銀行營業收入穩步增長,2018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凈利潤也連續9年實現同比增長。但目前在二級市場上,光大銀行股價表現仍較弱,估值也處于明顯低位。光大銀行董事會秘書李嘉焱日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如果投資者對光大銀行進行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它的價值較高,但價格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資本市場上眾多國內及國際機構已開始認識到光大銀行A股及H股的投資價值,2018年業績發布以后,境內外投行的36篇投研報告中,大部分都是買入和增持評級。光大銀行行長葛海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光大銀行始終堅守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目標,在業務經營上持續優化資源配置,不斷提升自身價值創造力。”
面對經濟金融方面的較大不確定性,光大銀行將穩健經營放在首要位置,資產質量較為平穩。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光大銀行不良貸款率1.59%,與上年末持平。各項主要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呈現出向好的趨勢。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提醒可能存在三大風險:一是外部環境復雜,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二是信用卡消費金融領域的共債風險;三是商業銀行在經營普惠金融業務上相關的小額信貸風險。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