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傲男
7月30日晚間,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幸咖啡”)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瑞幸咖啡總凈收入為123.59億元,同比增長47.1%;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12.51億元,同比增長44%;營業利潤率提升至13.8%,商品交易總額達141.79億元。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郭謹一表示:“第二季度,憑借規模、效率、交付和供應鏈的優勢,我們在充分把握行業發展機遇的同時,實現自營門店同店銷售雙位數增長。我們將繼續關注市場份額的增長,靈活從容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今年二季度以來,現制飲品銷售進入旺季。瑞幸咖啡二季度自營門店收入91.36億元,同比增長45.6%,同店銷售同比增長13.4%;聯營門店收入28.67億元,同比增長55.0%。在門店運營方面,瑞幸咖啡第二季度凈新開門店數為2109家,全球總門店數達26206家。其中,在中國市場凈增2085家門店,門店總數達26117家。
用戶方面,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的月均交易客戶數達9170萬,同比增長31.6%,再創歷史新高。截至二季度末,累計交易客戶數突破3.8億。
產品創新方面,瑞幸咖啡深度洞察消費趨勢,圍繞“全時段、多場景、健康化”需求豐富產品矩陣。5月初啟動的“百卡冰咖季”主打清爽低熱量,其中橙C美式截至二季度末累計售出超3.5億杯;新推出的羽衣輕體果蔬茶兩周銷量突破1120萬杯,精準契合消費者對低卡、健康飲品的偏好。
晶捷品牌咨詢創始人陳晶晶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百卡”健康標簽,瑞幸咖啡精準響應消費者對“低負擔、強功能”飲品的需求,有效帶動旺季銷量增長。固定節奏的營銷季活動亦有助于培養消費習慣,強化在特定場景中的心智認知。但高頻爆品與新品促銷也容易使消費者形成對“短期刺激”的期待,若要構建長期的品牌黏性,仍需規劃更多品牌價值事件,提升品牌的非價格因素吸引力。
一位咖啡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咖啡市場的繁榮景象,其核心驅動力源于消費者基礎的持續夯實與市場生態的全面升級。一方面,消費者對咖啡的接受度與需求量呈現顯著增長態勢,咖啡正從“小眾飲品”向“日常消費”加速滲透;另一方面,新興品牌通過創新商業模式重構消費場景,以數字化工具簡化點單流程,并針對本土口味偏好研發果味咖啡、奶味咖啡等創新品類,有效激活以年輕群體為核心的增量用戶,形成良性發展循環。
自啟動國際化戰略以來,瑞幸咖啡“出海”步伐持續加速。2025年第二季度,其全球化布局再迎關鍵突破——正式進入美國市場,開設2家自營門店。至此,海外門店網絡已覆蓋新加坡(63家自營)、馬來西亞(24家加盟)及美國,門店總數達89家,全球化版圖初具規模。
為支撐規?;l展,瑞幸咖啡持續強化供應鏈建設。第四座烘焙工廠——瑞幸咖啡(廈門)創新產業園于今年6月份在廈門正式動工。該項目投產后,瑞幸咖啡年咖啡烘焙總產能將躍升至15.5萬噸,創造中國咖啡行業最大烘焙產能規模。這一布局不僅提升了原料供應的穩定性,更為未來產品創新和成本控制提供了保障。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隨著公眾飲食觀念的改變,咖啡需求量不斷上升,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瑞幸咖啡規模紅利已進入集中釋放期,整體表現符合市場預期。”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瑞幸咖啡在體量、利潤、門店數量及用戶口碑上的全面增長,既是咖啡行業復蘇的體現,更是其產業鏈完整度、品質把控、服務體系及客戶黏性等綜合優勢的體現。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