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提高風險管理精細化水平 有國有大行試點信用卡逾期訴訟類費用計入賬單

    2025-08-04 23:46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熊悅

        近日,某國有大行一則關于信用卡逾期賬戶訴訟類費用計入賬單的公告引發外界關注。相關公告顯示,該行將于2025年9月14日起,對信用卡賬戶因逾期所產生的相關訴訟類費用一并計入涉訴信用卡的賬單中。

        公告進一步說明了相關訴訟類費用的詳細所指,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仲裁費、財產保全費、差旅費、執行費、評估費、拍賣費、公證費、送達費、公告費、律師費等,將按照司法判決或仲裁裁決結果,逐筆或合計一筆(涉及上述多項費用時)計入涉訴的信用卡賬單中。

        需要注意的是,相關訴訟類費用為“尚未償還及經司法程序認定需由持卡人承擔的”,銀行不計收利息及違約金。持卡人通過信用卡賬單可以查詢上述費用,通過該行境內任一營業網點、智能柜臺、ATM或存取款一體機等自助設備、網上銀行等渠道,按相關信用卡還款方式償還上述費用。

        實施地區將先從該國有大行上海市分行涉訴信用卡賬戶試點開展。具體而言,該行上海分行長寧支行自9月14日起實施,該行上海分行自10月11日起實施,該行其他地區分行自10月19日起實施。

        據了解,銀行委托律師通過訴訟途徑催收信用卡透支款所產生的訴訟類費用計入信用卡賬單的做法,在業內并不常見。記者翻閱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在信用卡糾紛民事判決案例中,有不少爭議正是圍繞銀行因催收而產生的律師費等訴訟類費用是否由持卡人承擔而展開。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律師盧若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因信用卡逾期引發的訴訟費,由提起訴訟的原告(銀行)墊付,法院會以判決形式確定最終承擔主體(通常是持卡人)。訴訟費金額不大的情況下,法院通常會判決由持卡人直接向原告(銀行)支付。

        對于此次國有大行試點推行信用卡逾期賬戶訴訟類費用計入賬單,記者查詢該行申請信用卡的相關協議發現,用戶在申領該行信用卡時需勾選同意的多份協議中,對信用卡賬戶因逾期所產生的訴訟類費用的支付已有所說明。

        該行手機銀行App所展示的申請信用卡重要提示文件提到,在適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因甲方(信用卡持卡人)未按約定履行本協議項下義務,乙方(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實現債權而實際發生的全部費用(如訴訟費、仲裁費、財產保全費、差旅費、執行費、評估費、拍賣費、公證費、送達費、公告費、律師費等),由甲方承擔。

        盧若崢認為,該行將信用卡逾期賬戶訴訟類費用計入賬單的做法,可視為對合同內容的細化,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但需要注意,訴訟類費用金額應以生效判決為準。同時,銀行需充分保障持卡人知情、異議權,否則容易引發合規風險。

        在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看來,該行將信用卡逾期訴訟類費用計入賬單,是在合規框架下強化風險管控與成本追償的市場化舉措。其在公告中已明確費用類型、實施范圍及時間,并強調不計收額外利息與違約金。既體現對持卡人知情權的保障,同時規則清晰,也有利于減少后續糾紛。

        近年來,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有所攀升,銀行等機構主體頻頻通過現金催收、不良資產批量掛牌轉讓、不良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

        一位多年從事銀行信用卡催收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銀行試點信用卡逾期訴訟類費用計入賬單,一方面存在回籠訴訟類費用等壓降成本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給信用卡逾期的持卡人增加壓力,促使其盡快還款。

        在薛洪言看來,銀行推進該項政策試點,反映出其提升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精細化水平。“面對信用卡逾期規模攀升帶來的處置壓力,將司法程序中的剛性成本如律師費、財產保全費等轉移給責任方,可直接減少利潤侵蝕,推動逾期客戶主動履約。”

        “通過將訴訟全流程成本透明計入賬單形成心理威懾,可能降低惡意逾期行為,同時配套技術升級以構建標準化催收流程。公告詳細列明費用范圍和還款渠道,符合監管對金融服務告知義務的要求,試點推廣策略可降低潛在風險,進而實現合規度與透明度要求。”薛洪言進一步表示。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