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地產頻道 > 地產行業 > 正文

    百強房企上半年權益銷售額5萬億元 房企資金配置格局扭轉 百強座次加速調整

    2021-07-08 00:54  來源:證券日報 王麗新

        本報記者 王麗新

        又到半年大考“曬分”時刻。上半年,內卷、百強房企暴雷、“兩集中”供地等關鍵詞不斷沖擊著地產人敏感的神經。據克而瑞統計,2021年上半年,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61499.1億元,同比增長36.7%。另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上半年百強房企權益銷售額5萬億元,市場份額為56.6%。

        之所以拿上述兩個統計口徑的數據作比較,是因為行業發展邏輯發生了變化。正如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所言,在上一個“規模為王”的發展周期中,房企更看重銷售操盤金額(含有權益和非權益銷售金額)。如今,更多房企和資本市場更看重權益銷售金額,關系實際的經營利潤和可回款的現金流。

        而搶收現金恰恰是上半年房企的第一要務。在銷售端,把錢及時收回來保證糧草供應才是安全之道;在融資端,多數開發商都在調整負債結構,比如增加長債比重縮減融資規模等;在投資端,多元化取地能力愈發重要,收并購更加理性。

        總體而言,在“三道紅線”融資新規釋放近一年之際,金融資源的配置(即資金配置)已開始扭轉,掐住了部分房企的命脈,過去靠融資驅動發展的模式開始乏力。行業洗牌加速,大魚吃大魚時有發生,多年求穩的慢魚正在捕捉近幾年盲目跑馬圈地的快魚,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房企座次表將會重新“調座位”。

        九成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超40%

        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近37%的同比增速并不慢,部分城市樓市熱度不減,讓一些原本準備賣上一兩年的樓盤實現了半年清盤,當然,這也與房企急著收回現金、力爭負債降檔的訴求有關。

        一般來說,開發商推盤節點為“三七分”,即上半年入市全年30%的貨量,按照一般60%的去化率計算,大約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30%。但由于這兩年房地產貸款額度在下半年會更緊張,在融資受限、調控從緊的情況下,很多房企將營銷節點前置,對上半年業績要求更嚴格。

        從年初房企制定的銷售目標來看,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主要分為兩個陣營,一是以龍頭房企為代表的第一梯隊,相對趨于保守,由于規?;鶖递^高且擴張動能承壓,設置的銷售目標增長率一般在10%-20%之間;二是千億元量級上下的中型房企,仍有快速擴規模訴求,部分企業的銷售目標增長率高于20%。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在提出銷售目標的房企中,目前有九成企業的目標完成率在40%以上,其中25家房企高于50%,業績完成度較高。同時,有7家房企目標完成率不及40%,下半年去化壓力較大。

        如果要對房地產行業上半年的表現打分,“良好”是共識。一是在資金集中需求的壓力下,房企加快銷售回款,多渠道營銷實現銷售業績的釋放;二是在銷售、土地、融資等層面表現較為積極,在“三穩”政策指導下,尋求新發展模式;三是多數房企財務結構有明顯改善,成功實現“降檔”,為行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房企排位調整

        “穩”是上半年房地產行業的整體性特征,但壓力仍在。

        “上半年房企的主要壓力是償債。”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尤其是過去依靠高負債驅動快發展的中小房企,一下子進入緊繃狀態。

        潘浩對此表示認同,他表示,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房企上半年到期債券規模約6990億元,疊加“三道紅線”影響,償債壓力達到歷史極值。

        償債壓力攀至峰值,但有息負債規模增長空間卻被壓縮。從地產行業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預判來看,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認為,2021年增速上限樂觀預期為7.2%,中性預期為5.7%,悲觀預期為4%??v向對比來看,2013年至2018年,地產行業有息負債規模增速為25.3%,2019年至2020年為5.5%。

        不難看出,“三道紅線”帶來的是整個地產行業杠桿率的快速下行,提高行業資金使用效率,淘汰落后企業,降低系統性風險。與此同時,行業排位面臨洗牌。正如某權威人士在一次內部分享會上所言,各檔企業在金融資源分配方面發生了扭轉,從“金字塔”變為“倒金字塔”。

        舉例來看,2011年到2020年,“紅檔”房企負債規模復合增速最高達到28%,2021年“三道紅線”全面實施后,按照規定,“紅檔”企業有息負債規模反而要下降。相較之下,“綠檔”房企新增有息負債規模相比過去卻幾乎沒變。

        一升一降之間,影響著房企在規模座次表上的位置??扛吒軛U高負債驅動高周轉迅猛擴張的房企,忙著通過縮減拿地、打折賣房、減少融資、引入戰投、轉讓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而多年求穩的“綠檔”房企,則迎來發展紅利。

        有業內人士直言,房企30強席位重新調整,有的被直接踢出這一陣營,有的在其中上下起伏??傊?,想保住自己的座次不是易事,上位更是艱難。而對于那些具備真正實力的頭部房企而言,當下的環境不但給了其大魚吞大魚、以低成本獲得優質資產的機會,也會助其拓展業務能力圈,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優等生”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在“房住不炒”背景下,房企該如何找到成為“優等生”的路徑?

        “未來能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才能算得上是優等生,需要改變過去‘為了規模而規模,忽視利潤、管理、運營能力建設’的發展邏輯。”肖云祥向《證券日報》記者直言,當前的市場環境較過去更加嚴苛,房企的經營思維需要發生根本性變化,在“管理紅利時代”,需要更聚焦效率的提升、成本的控制及能力的打造。

        在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劉水看來,優等生需要在多方面具備超強能力。一是適度的規模擴張速度;二是優質的風險防控能力和穩健的財務策略;三是優秀的產品打造能力;四是靈活有效的營銷管理能力;五是突出的科技創新和應用能力。前提是轉變經營思維,從重數量到重質量,從重規模到重精細經營,從產品思維向運營管理思維轉變。

        “相對于傳統房企‘一次性買賣’的模式,未來多數房企商業模式的底層邏輯將發生轉變,需要強化永續經營能力,來對抗流動性危機和行業的不確定風險。”在潘浩看來,未來房企發展的新動能,是發現和培育適合自身的第二增長曲線,如何培育需要因企而異。

        具體到業務層面,對房地產這個傳統行業來說,發展新動能雖不易,但亦有可為。在劉水看來,在綠色建筑方面,依據相關政策法規標準等,提升房企綠色科技水平、產品打造能力和融資能力。在輕資產運營方面,探索輕資產業務發展模式和邊界,提升輸出水平。在產業創新層面,進行多元合作、融資創新、聚焦產業集群。

        總而言之,2021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開啟了艱難模式。未來10年,房企之間不僅僅是住宅規模之爭,而是進入多元戰略差異化競爭時代。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