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企業信息 > 正文

    微醫破題嚴肅醫療數字化 與醫保深度融合或成最大護城河

    2021-03-06 00:25  來源:證券日報

        2021年開年,數字健康行業乘風而上繼續迎來快速增長。據彭博社和路透社報道稱,微醫分拆出的數字醫療平臺微醫控股,完成了超過4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將于近期在中國香港申請IPO,發行時市值或將達到150億美元。

        作為在中國率先創辦的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的微醫,在醫療服務領域探索了十年有余。區別于專注醫藥零售互聯網化的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企業,微醫長期堅持嚴肅醫療服務體系的數字化進程,被認為帶有顯著的“醫療基因”。資本市場給予其IPO的積極反饋,再次給數字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注入強心針。

        長期以來中國醫療行業都面臨著高企的“圍墻”,受制于傳統的就醫習慣、醫生習慣以及嚴苛的政策監管。尤其是醫保這一中國嚴肅醫療主要支付方式對在線醫療服務的缺位,使得行業的數字化遷移步履維艱。

        2020年以來,在疫情的強力催化下,行業積蓄的勢能得以爆發,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鼓勵政策的出臺,特別是醫保向互聯網醫療的開放為行業的高速發展掃清了障礙。微醫董事長廖杰遠曾表示,“在最緊張的抗疫60天內,行業政策的突破與創新相當于過去六年。”

        政府搭臺,市場唱戲。疫情期間,微醫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打通了醫保在線支付。在疫情高峰時承擔了武漢40.8萬的慢病重癥患者97%復診購藥需求,有效減少了線下就醫交叉感染的風險,確保了慢病患者疫情期間的按時、規范用藥。

        跨過醫保門檻,微醫的數字醫療服務業務開始一路狂奔。據路透社報道,2020年其營收較2019年增長超過了200%,其中會員式的健康維護服務收入占比超過50%。公開資料顯示,微醫旗下28家互聯網醫院中已有17家獲得醫保資質,打通醫保在線支付,在行業內穩居前列。

        通過與現有醫療服務及醫保商保支付體系的深度融合,微醫以會員式慢病管理為主的數字責任醫療體系,正在穩步向全國多地復制。中國醫保屬地化管理的特點,讓微醫以醫保統籌區為單元長期深耕的策略得到回饋。

        在山東泰安,微醫實現了中國首個在市級層面醫保直接報銷的數字慢病管理模式。依托互聯網醫院開展的會員式數字慢病管理服務,在一年多時間,當地醫院門診慢性大病患者次均處方費用下降了12.7%,公共醫療保險支付費用相對節約10%以上,患者個人負擔下降5%以上。據了解,該模式已被寫入山東省十四五規劃并逐地市推廣落地。

        在天津,微醫開創了基層醫療數字化升級的新樣板?;谔旖蛭⑨t互聯網總醫院,天津全市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形成緊密型醫聯體,實現了管理統一、責任共擔、利益共享、服務同質,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和健康維護服務,推動醫保按病種支付改革以及“以健康為中心”的責任醫療體系落地。

        據路透社消息,2020年微醫會員式數字慢病管理服務的每年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高達3600元人民幣。這與美國慢病管理機構Livongo669.7美元(折合3700多元人民幣)的ARPU值非常接近。相較于美國以商保為主的醫療支付體系,中國的醫保覆蓋了全國95%人口。得到醫保這一主要支付方的認可,微醫數字醫療服務打開的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以醫保為支點,數字醫療服務正在催生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數字醫療服務與傳統醫療衛生體系實現的深度融合,帶動了醫療服務可及性、有效性和經濟性的整體提升,也創造了巨大的用戶價值。從商業價值角度看,通過醫保的加持,在增強用戶粘性的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獲客和規?;瘡椭频某杀?。這種結合,或將為目前以醫藥電商為主流的數字健康行業,開辟出一條以醫療服務數字化為核心的創新發展賽道。

        (CIS)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