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5位民營企業家集體亮相國新辦!涉A股上市公司

    2025-07-15 18:35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杜雨萌

        7月15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多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堅定做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出席本場新聞發布會的民營企業家有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臻,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百奇,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云。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今年2月份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指出,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大有可為,昭示著這個時代給我們民營企業家廣闊的發展空間;正當其時,也是呼喚我們要扛起歷史的責任。”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在劉長云看來,“大有可為”得益于三方面:一是政策給力。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視和支持,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執行的力度是空前的,且宏觀政策因勢調整,力度在不斷加碼。二是市場巨大,中國擁有全球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就醫藥領域來說,現在市場規模將近5萬億元,隨著健康消費的升級,市場將進一步擴容。三是科技賦能,現在數字化、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醫藥行業的發展格局,以科技為核心的轉型正是民營企業打造新質生產力、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劉長云稱,展望未來,伴隨著各項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民營經濟的明天會更加美好,政策的支持將會更加穩定長效,市場容量也會持續擴大,創新的活力也會愈發強勁有力。

        對于一家用自研火箭把衛星送入太空的公司來說,劉百奇提到,今年6月18日,證監會推出新政,在科創板設立科創成長層,把商業航天納入第五套標準。

        “這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整個商業航天創業者都感到歡欣鼓舞、特別振奮。展望民營經濟未來,我特別有信心。”在劉百奇看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政策環境也在不斷優化,這為民營企業創造了廣闊的空間。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商業航天領域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加入這個行業,共同推動了商業航天產業快速發展。相信民營企業一定能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新型工業化背景下,談及傳統制造業企業如何突破發展瓶頸時,張波總結出三條路徑:一是綠色低碳發展。二是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三是創新驅動。

        “人工智能、AI技術迭代非常迅速,這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非常好的機遇,即將豐富的應用場景與人工智能先進技術進行結合,進而全面提升改造傳統制造業。”在張波看來,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創新、工藝創新之外,人工智能、大數據也會給企業帶來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的創新,所以企業不但要積極實施一些產品工藝的創新,還要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促進管理模式和思維模式創新,同時帶動企業組織架構改革??傊?,國家給民營企業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發展舞臺,只要我們堅定發展信心,勇于創新、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相信民營企業一定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前,隨著AI等科技發展,人形機器人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我們公司一直非常相信,跟通用AI一起的通用機器人必將成為未來科技的主流路線。去年公司發布G1這款人形機器人后,在全球范圍內受到廣泛關注,今年其出貨量相對去年有明顯增長。對整個機器人行業來說,今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都非???,科技發展趨勢非常明顯。”王興興認為,未來3年到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快。

        會上,在談及民營企業、民營經濟發展未來時,王臻稱:“我們感受到企業因國家的發展而發展、因國家的強大而強大。即使在傳統產業,如果我們可以靠創新來實現產業不斷升級,我們就有能力去打造百年老店。”

    (編輯 喬川川)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