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艷青
5月份以來,機構調研火熱。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月內已有超過130家A股公司接待了外資機構調研。其中,百濟神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濟神州”)、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川技術”)和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電股份”)等公司接待外資機構數量居前。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元件及電子設備、集成電路、工業機械、醫藥等行業公司備受外資機構青睞。
在全球化競爭的大背景下,企業“出海”已成為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路徑。在調研過程中,外資機構重點關注上市公司的海外業務拓展、產能建設等情況。
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全球市場競爭加劇,企業能否有效擴展海外業務、提升生產能力已成為衡量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外資機構關注這些方面,實際上是在尋找那些能夠在國際市場中持續成長并具備穩定盈利能力的企業。
對于全球化商業進展情況,百濟神州在接受調研時表示,百悅澤®和百澤安®已在全球80多個市場獲得批準或已遞交上市申請。公司的全球開發戰略和臨床試驗設計使百悅澤®和百澤安®獲得了廣泛的獲批適應癥和商業化覆蓋。公司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顯著的全球覆蓋,現在已治療了超過170萬癌癥患者。
海外產能建設情況也是外資機構關注的焦點。滬電股份在調研中表示,公司正在全員攻堅,推動滬士泰國生產基地從試生產到量產,并盡快達到預期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形成規?;慨a能力,已全面加速開啟客戶認證與產品導入工作,逐步釋放產能。
深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透露,目前公司泰國工廠基礎工程建設按期有序推進中,具體投產時間將根據后續建設進度、市場情況等因素確定。泰國工廠將具備高多層、HDI等PCB工藝技術能力,其建設有利于公司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滿足國際客戶需求,完善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供應能力。
上市公司在前沿尖端科技領域的發展情況也是外資機構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機器人、芯片等領域的上市公司。
在機器人領域,匯川技術表示,公司在人形機器人產業方面,正在積極開發電機、驅動、執行器模組等人形機器人相關的零部件產品。
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已經基于自身成熟的3D視覺(如結構光、TOF等)和AI算法技術,以及目前成熟的核心傳統視覺模組產品,著手研發面向人形機器人等新型終端的視覺模組和解決方案。
上海與梅管理咨詢合伙企業合伙人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AI、芯片等重點科技產業的政策引導力度不斷加大,不僅提升了市場對相關產業成長性的預期,也提高了相關產業業務發展的基礎,外資機構更愿意參與具有更強成長性和收益性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