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國慶節后首日市場熱度高漲,ETF成交持續活躍,整體規模明顯增長。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8日,全市場千億元級ETF產品數量攀升至8只。同時,我國股票型ETF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全市場最大寬基ETF規模突破4000億元,達4302.7億元。
多位受訪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國ETF市場規??焖僭鲩L,核心寬基ETF規模持續突破歷史紀錄,反映了投資者對這一投資工具的日益認可。長期來看,股票資產性價比仍然突出,當前或是配置權益類資產的良好時機。
千億量級ETF產品
數量攀升至8只
公募基金ETF產品最新資產凈值出爐。伴隨10月8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大幅飆升,滬指站上3600點關口,ETF涌現漲停潮,多只核心寬基ETF持續放量,當日資產凈值創歷史新高。
截至當日收盤,全市場超過1000億元的ETF數量攀升至8只,分別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和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其中,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首次站上1000億元規模“關口”。
同時,國內首只規模超過4000億元的ETF誕生,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上交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最新數據,當日基金份額為9,909,498.77萬份,當日基金凈值為4.342元,總規模達4302.7億元,創國內ETF規模歷史紀錄。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位居第二,規模達2788.72億元,其余ETF規模在2000億元以下。
至此,全市場ETF的資產凈值合計攀升至3.82萬億元,且今年以來實現快速增長。
長期看股票資產
性價比仍然突出
伴隨我國指數化投資的不斷成長,寬基ETF正成為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而隨著節后市場熱度持續,ETF成交活躍,規模正持續增長。
不少個人投資者提出疑問,當前還是投資指數基金的好時機嗎?后續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摩根士丹利基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日行情異?;鸨?,多個指標創造了歷史,多個指數單日漲幅和周漲幅、日成交額,電子、券商等行業指數日漲幅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從宏觀基本面看,后續還需要觀察政策落地的效果,但這不影響短期估值的修復,當前市場估值有望持續修復。對于市場結構而言,市場由政策直接受益行業擴散至成長板塊,如科技、制造、醫藥等方向,短期內這類高彈性板塊依然最為值得關注。
華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華商可轉債債券基金經理張永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近期多項重磅金融政策密集出臺,對市場短期預期改善作用明顯,A股市場展現出強勁的上漲勁頭,投資者信心顯著提振,市場漲勢有望持續。”
上銀基金對《證券日報》記者稱,考慮到利率中樞的下移,長期來看股票資產性價比仍然突出,核心指數的當前位置基本相當于估值修復到合理區間中樞略偏上位置。
“我們預計此輪股市上漲趨勢有望持續。隨著后續穩增長政策持續落地,對于投資者而言,當前或是配置權益類資產的良好時機。”張永志進一步稱。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