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張志偉 李文 周尚伃
證券公司作為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橋梁,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盡管如此,對標國外頂級投行,我國仍缺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母級券商。近年來,在監管層提出鼓勵通過市場化并購重組等舉措打造航母券商的背景下,我國券商也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

為此,圍繞證券行業如何“做大做強”、如何抓住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新機遇、金融科技如何賦能證券業等話題,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東方財富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長其實。
對標國際投行
國內券商發展前景可期
在資本市場全面開放的新格局下,國內券商也逐步參與到與國際知名投行的“同臺”競爭。相比之下,其整體綜合實力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其實認為,對標國際大型投行,國內券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綜合實力。
一是增強資本實力。對于以國際大型全能型投行為對標的國內券商,可以考慮多渠道、多形式做大資本規模,以資本實力驅動整體綜合實力的提升。
二是夯實專業能力。結合自身發展規劃進一步做強做精專業能力,更好地抓住改革機遇,引領高質量發展。
三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綜合實力較強的券商在金融科技研究與應用方面具有先發優勢,可以考慮進一步探索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路徑,推動數字技術與證券業務的深度融合、良性循環。
四是探索國際化布局。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敞開,券商的國際化戰略也可以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尤其是綜合實力較強、有一定海外基礎和經驗的券商或可考慮探索拓展跨境、跨市場的綜合金融服務,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
五是加強合規風險管理。大型綜合型券商體量更大、業務復雜性更高,可以考慮結合自身發展實際,不斷完善內部治理結構與合規風控體系,為證券行業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財富管理大時代來臨
券商迎來差異化發展新機遇
在經濟增長的推動下,居民財富配置正由房產和銀行理財轉向股權市場,依靠專業財富管理機構理財的需求越來越大。財富管理作為助力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抓手,也為券商帶來了更為長期、穩健的業務增長點。其實認為,隨著新一輪市場機遇的開啟,券商在投研、產品創設方面的資源稟賦將日益凸顯,并逐步形成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的比較優勢。
不過,其實也指出,目前券商的財富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圍繞經紀業務、信用業務與金融產品代銷展開,差異化需求匹配的服務效能尚未得到充分發展。伴隨居民財富的進一步積累與理財觀念的日臻成熟,券商財富管理將逐步由當前的“渠道驅動”向以投資顧問為核心的“客戶體驗驅動”轉變,形成資源聯動能力更強、服務效能更優的財富管理綜合服務生態,其主要呈現的變化可能會在三方面予以體現:
一是產品多元化供給的能力進一步加強??蛻衾碡斝枨蟮纳墝⒅θ坛浞职l揮權益類投研優勢,以多元化的投資策略與產品供給滿足多層次的財富管理需求,進一步打造以財富管理為中心的全市場產品譜系。二是全方位服務的生態進一步完善,財富管理的精細化發展既需要券商內部數據分析、投研等專業能力的全方位支撐,也需要在外部形成保險、互聯網等領域的跨界資源對接,打造以全生命周期服務為核心的聯合協同生態圈。三是金融和科技的融合進一步深化,隨著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的深入,金融科技在圍繞全生命周期的用戶需求洞察、動態模型設定、實時陪伴互動方面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同時,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發展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供需兩側的持續變革,就目前而言,其實認為,或可從三方面進行探索,為推動券商財富管理行業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是探索陪伴式的投資者教育模式。一方面通過不斷豐富投教內容,將全生命周期理財規劃意識融入投資者教育體系,另一方面同步加強投資者對于投教服務的感知,以陪伴式服務的深度贏得投資者對投顧服務的信賴度。
二是探索客戶價值導向型的行業激勵體系??己梭w系的變更與組織架構的調整可以更好推動財富管理服務的供給側轉型,實現財富管理人員的業務考核體系從“產品銷量”向“資產保有量”的轉變,保障投顧人員能夠真正實現以“買方”思維踐行“以投資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三是探索專業化、多層次的人才儲備結構。2021年12月份,央行正式發布了針對財富管理行業的《金融從業規范》(下稱《規范》)?!兑幏丁焚x予了財富管理從業人員四個等級的差異化定位與相對應的職業能力要求,是推進財富管理行業專業化、差異化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在財富管理的探索轉型中,券商行業可借鑒《規范》的指導方向,在內部探索建立投顧服務人員的分級分類體系,以多層次的人才體系精準匹配差異化的財富管理需求。
數字化轉型引領行業
持續創新和優化升級
在數字技術的驅動下,我國整體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正發生全方位的變革??萍颊谥厮軅鹘y金融服務生態,證券公司運用金融科技推動業務創新的時代已經開啟。以數字化轉型引領行業的持續創新和優化升級,正在成為證券行業發展的共識。隨著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應用不斷深化,證券行業的服務能級與運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在其實看來,可以從三個方面探索,實現金融科技賦能證券業務發展:
一是立足金融業務本源,鍛造數字化核心能力。金融業務本源是券商的展業核心,更是立足之本。因此,金融科技的運用可以圍繞拓寬金融服務渠道、完善金融產品供給、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加強金融專業能力、優化金融風控手段等方面展開。以數據為基礎、以技術為驅動,將金融科技應用于賬戶分析、行情資訊、投資決策、投顧服務、風險管理等各個業務環節,增強券商數字金融核心能力。
二是堅持客戶價值導向,邁向數字化經營治理。科技給券商帶來的不僅是各個業務環節的提質增效,更是整體經營理念的變革。在互聯網思維引領下,券商可以進一步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導向,進一步明晰注重細節、快速迭代的產品設計和服務供給思路,進一步堅持科技向善、守正創新的基本主線,以此推動券商治理模式、組織形式、激勵方式等全方位的優化升級,為行業帶來更多活力。
三是擁抱科技開放共贏,構建數字化生態體系。當前,數字化轉型升級對券商產業鏈的上下游協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組織之間的關系正從競爭向共生進化。隨著金融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金融和科技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各自領域的專業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產業鏈分工更為細化。因此,在沉淀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券商可以考慮打造更加開放的數字化生態體系,將更多金融科技合作伙伴接入其中,通過共享數字化底層能力,釋放生態體系生產力,提高券商的鏈接效率和市場的資源利用效率。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