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當前,我國能源碳排放占碳排放總量的80%左右,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企業責任重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技能大師、茂名石化首席技師張恒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科學調整化工行業能源消耗總量統計范圍,推進能源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張恒珍還提到,現在能源企業發展面臨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行業競爭加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加速,內部工藝裝備、技術水平相對落后、資源利用率低等多重困難,這些因素導致企業發展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要素成本上升、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鑒于此,張恒珍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科學調整化工行業能源消耗總量統計范圍。建議政府建立更加科學的能源消耗“雙控”考評體系,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費量不列入作為“雙控”指標之一的能源消耗總量統計范圍,為以能源為原材料的化工企業發展壯大松綁。
二是對石化行業采用基準線法發放碳配額。建議國家對石化行業采用基準線法下發配額,統一排放基準線,達到獎勵先進、鞭策落后的目的,提高石化企業實施節能降碳的積極性。
三是出臺碳中和相關促進政策?,F在一些企業已啟動“面向國家碳達峰戰略的應對方案”、“碳達峰與碳中和規劃及策略研究”的科技攻關,主要研究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路線和措施。下一步計劃探索林業碳匯和海洋碳匯等碳中和措施,希望盡快出臺碳中和相關促進政策,并在財稅政策和用地政策上給予相關企業支持。
四是持續推動產教研合作創新。通過產學研合作,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推進以市場為導向,技術中心為載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更加完善。
五是優勝劣汰發展綠色產業。動態更新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標準,繼續提高重點區域標準要求,淘汰落后產能。在保障國家需求前提下,推進過剩產能壓減,實施傳統行業技術設備更新升級和綠色化改造;實施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綠色化循環化升級改造,整合取消一批不達標工業園區,倒逼產業體系向高端智能發展,產業鏈向后端延伸。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