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近日,商務部印發了《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5月27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級經開區”)改革創新有關舉措。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各地、各部門,大力實施《工作方案》,并根據國家級經開區改革發展需要和經營主體訴求,在工作中不斷優化完善《工作方案》,以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加強招商引資
目前,在全部的232個國家級經開區中,共有外資企業超過6萬家,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9.9萬家;2024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272億美元,進出口10.7萬億元人民幣,分別占全國的23.4%和24.5%。
“當前,國際經貿秩序正在遭受嚴重沖擊,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愈演愈烈,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國家級經開區穩外貿穩外資主陣地的責任擔當更加凸顯。”凌激表示。
為促進國家級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凌激介紹,下一步,商務部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牽頭協調落實《工作方案》各項政策舉措,推動各地各部門研究出臺配套措施,在要素保障、安排改革試點任務、下放經濟管理審批權限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二是持續打造“投資中國—選擇經開”品牌,支持國家級經開區積極探索實踐,提高招商質效,拓展外資來源,促進在華外資企業再投資。三是指導國家級經開區進一步建立權責清晰、規范高效的現代開發區管理制度,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市場化運作水平;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全周期管理。
在加強國家級經開區招商引資方面,凌激透露,商務部在“投資中國”品牌下,正在積極打造“選擇經開”的子品牌,即“投資中國—選擇經開”品牌。
具體而言,一是舉辦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活動。二是創新打造園區引資場景。支持國家級經開區盤活存量資本、新增再投資、引入股權投資,加快綠色、數字和智能化轉型,深化國際合作園區建設,創新引資場景。三是積極促進東中西部協同引資。
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
5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有關舉措。會議指出,要強化土地、人才、資金等要素保障,制定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營造更好環境。
在資金要素方面,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介紹,《工作方案》允許各地區統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建設、產業項目建設,這點也是經開區反映含金量很高的一項政策,需要各地政府積極去落實。同時,支持國家級經開區開發建設主體通過上市融資等方式,拓展融資渠道。此外,鼓勵各類金融機構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實際貢獻,精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務國家級經開區產業發展。
朱冰同時表示,國家級經開區是先進制造業的集聚區,也是現代服務業的新興增長點,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獨特優勢。將在“一個加強、三個加快”四方面,出臺支持國家級經開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措施。
具體來看,“一個加強”,就是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將重點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融合聯動,達到“1+1”大于“2”的效果。如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區內企業牽頭打造產學研創新聯合體;支持有條件的經開區設立離岸創新基地,探索海外研發、境內轉化;結合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的布局,打通產業驗證、規?;a及檢驗測試、質量控制等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同時,優化知識產權保護,商標品牌戰略實施、科研項目申報等各方面服務管理,為創新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個加快”就是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及加快布局建設未來產業。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法規司司長彭新民表示,在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感方面,國家級經開區需要不斷探索創新,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彭新民介紹,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鼓勵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結合地區特色和行業特點,聚焦企業和群眾涉及面廣、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的市場監管領域的政務服務事項,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形成具有本地區特色的“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具備復制條件的,積極宣傳推廣。
在規范行政執法方面,彭新民表示,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進一步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不斷優化以企業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模式,根據企業信用風險的高低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對持續保持良好信用的企業無事不擾,真正減輕企業負擔。同時,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既保持監管力度又彰顯執法溫度,以規范化的行政執法激發市場活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在推動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王志斌表示,會持續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建立健全重點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標準體系。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目標,修訂印發生態工業園區管理辦法和標準,持續推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進一步提升工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做好國家級經開區規劃環評的服務保障工作,支持有條件的經開區開展深化環境影響評價改革試點。
《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完善企業碳排放統計核算和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探索推動企業使用綠證參與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跡管理。
對此,王志斌表示,接下來會加快完善相關工作體系,健全標準體系頂層設計,加快研究發布碳排放統計核算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推動建立兼具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的碳足跡管理體系。還將組織開展企業培訓和人才培養,提升企業碳排放統計核算和碳足跡管理能力。并且持續完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進一步夯實碳排放數據基礎,為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