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沈明: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了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本報邀請專家對其中的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重點數據進行分析解讀,并對未來趨勢作出判斷。
總體來看,一季度經濟相對較強,有去年基數低的原因,固定資產投資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本報記者 蘇詩鈺
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17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3777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比今年1月份至2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從數據可以看出,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
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國有控股投資33087億元,增長13.6%;民間投資57313億元,增長7.7%,比1月份至2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1%。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335億元,增長19.8%;第二產業投資35094億元,增長4.2%,其中制造業投資29325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投資56349億元,增長12.2%?;A設施投資18997億元,增長23.5%。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2.6%,增速快于全部投資13.4個百分點。
毛盛勇說,制造業投資一季度增長5.8%,比1月份至2月份加快了1.5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更多是私營企業為主,更多反映了市場內生動力和市場的活力。從去年9月份以后,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就一直是從比較低的水平持續回升。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表示,制造業投資繼續反彈符合判斷,也與制造業增加值的上行態勢相吻合。民間投資繼續修復,增速高于制造業投資,在企業利潤同比改善的背景下,制造業投資回暖至少在上半年將持續。
值得關注的是,毛盛勇表示,去年針對民間投資水平較低、下降較快的情況,國務院專門進行了研究,而且下發了文件,派出了督導組到各個地方督導。從那以后,民間投資得到了各個地方的高度重視。民間投資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一直呈現回升態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毛盛勇表示,回升態勢是有基礎的。第一,市場的供求關系總體趨好,市場活力有所改善,為民營企業的投資和發展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第二,各方面政策支持,對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包括“放管服”的改革、市場準入、PPP項目的加快推進,有利于帶動民間投資的發展。從下一個階段來看,民間投資還有條件延續這種態勢。
此外,李超表示,第三產業在民間投資總量中占比48%,累計同比增長9.8%,增速較前值提高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民間投資當中,公共設施管理業(隸屬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長32.1%,PPP模式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市政工程等領域卓有成效。
李超表示,總體來看,一季度經濟相對較強,盡管有去年基數低的原因,但固定資產投資起到了關鍵作用。一方面是經濟在基建、地產高增速下,政府作用明顯。制造業投資增速小幅回升,符合之前的預判。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經濟動能轉換尚未完成,經濟表現出的韌性越強,金融去杠桿和貨幣政策收緊的力度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