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市場研究 > 正文

    獨辟“稀”徑、有“鋰”有面火了!A股又開始炒“元素周期表”了

    2021-09-01 06:1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近日,一張“元素周期表”的圖片在股民間廣為流傳,原因是鋰、鈦、鉬、鎢、銦、稀土等稀有金屬相關股票近日集體走高。

        網友調侃:“炒股也需要復習化學知識了。”

        “元素周期表”大熱

        從近一周行情來看,A股可謂沾元素就漲。8月31日,磷化工指數大漲7.43%,稀土指數大漲6.56%,鈦白粉指數、煤炭開采指數、釩鈦指數、鋰礦指數等集體飆漲。其中,稀土指數和鋰礦指數今年來漲幅更是超過200%。

        成分股中,北方稀土、攀鋼釩鈦、云天化、中國中冶、五礦稀土、盛新鋰能等強勢漲停。

        集體爆發的行情激發了網友的創造欲,又火了一批成語:獨辟“稀”徑、“銦”雄本色、天下“鎢”敵、有“鋰”有面……

        A股ETF中,稀有金屬ETF以5.56%的漲幅領漲。此外,富國中證稀土產業ETF、嘉實中證稀土產業ETF、有色50ETF等今日均漲幅靠前?;裨谠u論區紛紛曬起持倉圖,并表示:果然是物以“稀”為貴。

        此外,市場上唯一的一只稀有金屬ETF——華富中證稀有金屬主題ETF上市僅6個交易日,漲幅已經接近20%。從指數成分股來看,稀土與鋰的權重占比最高,是這只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

        不過,業內人士提示,不要盲目跟風,ETF存在套利機制,投資者需要關注二級市場溢價收窄帶來的風險。

        為何漲勢洶洶?

        對于以稀土、鋰等為代表的稀有金屬最近大熱的行情,基金人士認為,稀缺性是主要邏輯。伴隨著行業需求高速增長,這一行業表現亮眼。

        從稀土和鋰兩個板塊來看,富國基金表示,當前稀土的中下游需求終端蓬勃發展,在供給受限、價格穩定的情況下,可能迎來中長期機會。以新能源汽車為典例,作為稀土的重要終端應用之一,其微電機、EPS和電動機均要使用高性能釹鐵硼,稀土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

        近年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均在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和引導,在各種優質品牌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高增長期,這將進一步推動高性能釹鐵硼需求量的穩步提升。

        還有各種預期將大幅增長的下游需求案例,例如空調能效新標趨嚴拉動變頻空調需求、智能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推動稀土應用等。

        博時基金新能源投研一體化小組組長郭曉林認為,鋰電池板塊近期表現較好,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初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產業鏈各環節高度景氣,體現在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都呈現高速增長,同時國內外車廠也都積極推出新能源相關車型,行業未來幾年都將持續高成長。

        另一方面,海內外都在持續加強碳減排碳中和政策。在強力政策推動下,車廠積極向新能源方向轉型,推動電池企業積極擴產。預計行業未來幾年都將保持高速增長,從而推動了這一領域近期良好的表現。

        未來走向如何

        板塊高景氣度能否延續?

        招商證券量化與基金評價首席分析師任瞳認為,能源金屬與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產業息息相關,作為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功能材料,多點開花。隨著下游市場對新能源電池需求的不斷增長,必將帶動對鋰、鈷等金屬的需求,從而拉動金屬市場價格,看好相關上市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

        郭曉林表示,鋰電池產業鏈將在很長的時間內持續保持高增長,存在較為明確的長期投資機會。

        影響行業的兩個最重要因素是行業增速和競爭格局。從目前的行業發展情況看,在未來幾個季度,鋰電池行業的持續高增長是比較確定的,因此對行業會形成較強的支撐。從行業格局上,經過上一輪的行業洗牌,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已經開始建立了較強的競爭壁壘,行業競爭格局基本比較穩定,因而行業的盈利能力也會維持較好的水平,這使得板塊的中期走勢會更為健康。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