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指數”)官網消息,5月27日將正式發布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為市場提供更豐富的投資標的。隨著該指數“入列”,年內A股指數“上新”數量已達402條,同比增長24.01%。
在《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引導下,一批符合國家戰略、表征金融“五篇大文章”、反映新質生產力、專精特新等特色指數接連發布,“中國品牌”指數體系持續優化完善,推動A股指數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當前,中國指數化投資正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缎袆臃桨浮诽岢龅?ldquo;開發—運營—風控”三位一體改革,將推動被動投資從規模擴張向生態完善升級。在此過程中,寬基ETF作為“壓艙石”、策略型產品作為“增長極”、年輕化與機構化作為“雙引擎”,將共同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新格局。未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深化與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升級,指數化投資有望成為居民財富保值增值與機構資產配置的核心工具,進而驅動指數體系持續迭代創新,在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大效能。
呈現兩大特征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指數“上新”呈現出鮮明的政策響應特征。從新“國九條”提出“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到《行動方案》明確“持續加強優質指數供給”指導思想,一系列政策舉措引領資本市場指數供給步入“快車道”。
除了整體數量出現明顯增長外,多個細分品類也出現了結構性優化與創新突破。以債券類指數為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以來,A股市場累計發布154條債券類指數,同比增長42.59%。其中,利率債指數占比近七成,為市場提供了更豐富的利率風險對沖工具;信用債指數在政策鼓勵下,覆蓋范圍進一步拓展至中小微企業債領域,助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對比去年同期來看,年內“上新”指數資產類型拓展到更多資產類型。這也與《行動方案》提出的“不斷豐富指數產品體系”要求相呼應。例如,中證指數于2月10日推出中證養老目標基金中基金指數,不僅填補了基金資產類型指數的空白,更為個人養老金投資提供了參考標尺,標志著指數化投資向多元化資產配置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政策響應特征還在于指數“上新”與國家發展戰略的深度同頻。在監管層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回購穩定市場的政策導向下,中證港股通回購指數、中證香港回購指數于1月14日發布,通過量化上市公司回購行為,為投資者提供逆向布局優質資產的新視角。更具標志性的是,中證滬深港生物科技主題指數、中證滬深港芯片產業指數、中證精選市場算力主題指數等重磅產品相繼落地,其樣本企業聚焦生物醫藥、半導體、算力基礎設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精準呼應“新質生產力”戰略部署,通過資本市場定價機制引導資源向創新驅動領域集聚,實現政策導向與產業升級的雙向賦能。
除了鮮明的政策響應特征外,年內“上新”指數的編制邏輯更趨精細化,呈現出“主題深化+場景細分”的顯著趨勢,在現有主題指數框架下進行進一步切割,精準捕捉產業升級的微觀脈絡。
例如,5月16日發布的中證科創創業機器人指數,首次跨市場選取40家為機器人提供感知、控制等核心技術的企業。其中,科創板與創業板公司占比達72%。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的主題指數主要集中于數字經濟等宏觀領域。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指數產品創新步伐將持續加快,指數體系的拓展維度也將日益多元。從覆蓋范圍看,將從寬基指數向細分主題指數延伸,精準聚焦特定行業或領域。從資產類別看,將從單一股票資產拓展至多資產類別,實現股票、債券、商品等多品類聯動。從地域布局看,將從境內市場逐步邁向全球市場,構建更具國際視野的指數體系。
全鏈條協同
事實上,A股指數的結構性優化與國家戰略的深度綁定,以及編制邏輯持續精細化,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加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
1月2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行動方案》提出12條具體舉措,為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搭建清晰明確的政策指引框架。隨后,市場各參與主體積極響應,從產品體系、發展生態等多維度全面發力、協同推進,為指數化投資生態注入全新活力。
例如,在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方面,股票ETF與債券ETF不斷推新。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自《行動方案》發布以來,截至目前,共有35家基金公司推出的114只ETF產品相繼上市。其中,既有跟蹤科創200指數、創業板50指數等核心寬基指數的股票ETF產品,還包括首批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優化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的行動更多元。在產品注冊發行上,建信基金和南方基金成為首批同時上報ETF及聯接基金的公司。機構參與ETF集合申購的案例也隨之涌現,如北京誠通金控投資有限公司參與換購中證500ETF份額。
在推進指數化投資雙向開放方面,5月19日,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與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合作編制并聯名發布國證恒生大灣區數字經濟指數、國證恒生大灣區消費指數,旨在提供特色跨境投資標的,更好服務投資者跨境資產配置需求。
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合作是兩家粵港澳大灣區指數機構,充分發揮指數市場表征和投資引導作用,助力深港兩地持續拓展互聯互通機制,更好服務高水平雙向開放的一次積極創新實踐。
這些舉措共同推動指數化投資生態從“單一產品供給”轉向“全鏈條能力建設”。在田利輝看來,當監管層、編制機構、基金公司、投資者形成“政策引導—市場響應—生態反哺”的正向循環,指數化投資便真正成為驅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設施”,其承載的不僅是投資工具的創新,更是金融服務國家戰略的深度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