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國市場已有25年的凱德,近年來頻繁進行大體量的資產騰挪。
2017年6月、11月和12月,凱德分別以26.4億元人民幣、33.607億元人民幣和8.38億元人民幣成功收購上海國正中心項目、廣州樂峰廣場項目和上海五角場商辦地塊。
2018年1月,凱德將位于中國內地的20個購物中心售予萬科印力,作價83.65億元。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20個項目除了一個位于北京之外,其他全部位于二三線城市。
2018年11月,凱德宣布,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成功受讓上海星外灘開發建設有限公司100%股權,摘牌價格127.86億元。
2019年1月7日,凱德宣布斥資27.52億元收購上海浦發大廈約70%的面積。一周后,凱德又以110億新元收購淡馬錫旗下的星橋騰飛。
作為一家較早入華的外資企業,凱德在中國的發展頗為低調。在此輪資產騰挪之前,凱德已經許久沒有大規模的收并購和出售動作。
近期,凱德集團管理層對公司的投資邏輯做出解讀。對于出售20個商場給予萬科印力的交易,凱德集團總裁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羅臻毓表示,20個商場分布于19個城市,其中14個城市為凱德單一項目布局的非核心城市。“可能五年、十年后,還是一個城市運營一個商場,這樣就沒有規模效應和管理效率了。”
近年來,凱德確定了在華布局的五大城市群策略,分別為華北(以北京和天津為主)、華東(以上海、蘇州、寧波、杭州為主)、華南(以深圳、廣州為主)、西南(以成都、重慶為主)、中部(以武漢為主)。羅臻毓指出,雖然這些項目并不符合公司的戰略布局,但在出售時,項目的運營狀況仍然很好,回報也很可觀。
凱德集團(中國)首席投資官潘子翔解讀了凱德投資節奏的變化,2013年到2015年比較謹慎,“很多開發商還是高溢價拿地,我們肯定不會貿然去拿項目。”2016年、2017年是“窗口期”,凱德開始整合手中資源,做好收購準備。
2017年末以來,市場出現了很多機會,“有很多開發項目開發商面臨一定的困難,政府也出臺了一些穩定房地產的政策,對于某些開發商也是有一定的壓力,所以市場浮現了好多很好的項目。”
潘子翔表示,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帶來了很多投資機會,凱德也將繼續在中國深耕。他表示,房地產本身就是長線投資的板塊,目前凱德在中國70%-80%的投資都是放眼未來的。
據悉,收購星橋騰飛之后,目前凱德正在做整合,預計整合于7月初完成。交易完成后,凱德在中國的資產價值將達到482億新元,占集團管理資產的41%。
凱德集團于1994年進入中國,中國是凱德集團在海外最大的市場,凱德已在中國41座城市擁有/管理190多個項目。目前,凱德在中國的總開發規模約2,200萬平方米,管理的總資產約2,400億元人民幣,占集團總資產的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