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肖艷青
5月16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原股份”)召開2024年度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現場,《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有50余名股東參加了此次會議。
在股東大會上,牧原股份管理層就市場關注的養殖成本、港股發行,海外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發展戰略等問題與投資者進行溝通交流。
上市十年快速發展
在股東大會上,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表示,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來在業務、治理、合規三方面做到了比較滿意的結果。去年生豬出欄量突破7000萬頭,這是外部社會因素和股東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非常感謝股東們提出的跨行業的建議和智慧,給公司提出了很多方案、方法、指導,股東們是公司發展的功臣。
牧原股份歷經30余年發展,現已形成集飼料加工、種豬育種、商品豬飼養、屠宰肉食為一體的豬肉產業鏈。上市之后公司經營業績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4年公司營收26.05億元,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79.47億元,再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秦英林表示,未來公司將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從產品能力、服務能力、產業鏈的綜合能力以及現代科技的應用能力等方面提高公司的生豬業務能力。
具體而言,在產品能力方面,公司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指標、產品質量、財務指標和盈利能力。在服務能力和產業鏈綜合能力方面,把成熟技術向外輸出,同時,公司將加強飼料的供給保障等賦能產業鏈的發展。公司也將提升現代科技的應用能力,把外部的技術應用到養豬場景中,通過機器人、智能裝備實現更輕松地養豬。
在下午股東大會開始前,牧原股份安排本次參會股東參觀公司當地的相關產業鏈。一名長期投資牧原股份的投資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名投資者,我非常高興看到公司在技術,規模,成本優勢繼續保持和加強,未來更期待公司基于商業模式,技術優勢,產業成本優勢,加大下游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的產業價值挖掘。
此外,對于公司傳承發展,秦英林自豪地說:“民營企業接班人問題是全球性難題,我們公司建立了二代接班人制度,化解了不少發展過程中的危機,這個是嘗試效果顯著,結果也是令人滿意的。”
持續降低成本
降本增效是生豬養殖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牧原股份持續降低成本。年初至今,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逐月下降,4月份生豬養殖成本達到12.4元/千克,今年成本目標是12元/千克,公司此前提出的每頭豬600元降本目標目前已實現三分之二。
據介紹,目前牧原股份最優秀區域,南陽、開封、襄陽等地完全生產成本已經低至11.6元/公斤;片區最低達到11.3元/公斤,場線最低可達11元/公斤以下。
牧原股份養豬生產首席運營官李彥朋表示,未來公司將從健康管理、種豬育種、營養研發、智能化應用等方面入手加強管理,逐步提升各項生產指標,實現養殖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飼料價格的變動是生豬養殖行業共同面對的風險之一。據介紹,隨著公司合成生物項目的投產,將以生物合成氨基酸替代豆粕,進一步降低飼料成本。
香港上市加快國際化步伐
今年以來,牧原股份持續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
牧原股份在今年4月份曾披露將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H股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研發創新及公司運營等。
股東大會現場審議通過了公司《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議案》等多項相關議案。
事實上,在2024年牧原股份與BAF越南農業股份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開始探索海外發展。
對于海外業務的進展,牧原股份在曾公告中表示,當前公司已成立海外業務團隊,積極去了解當地情況,結合市場調研情況探索在海外布局的多樣化發展模式。
對于海外發展,牧原股份首席財務官高曈表示,當前,全球養豬行業發展不平衡,有的國家實現了主要豬病的全部凈化,而有的國家還在和非洲豬瘟感染病等一些重大的豬相關的疾病在做斗爭。而公司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在飼料、育種、疾病防控,環保、智能化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術以及實踐經驗。公司希望在推動國際生豬養殖行業的進步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
同時,為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牧原股份將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逐步組建強有力的核心團隊和搭建本土化的人才體系。
此外,對于投資者關注的公司如何應對生豬價格變動,以及公司未來資本開支情況。牧原股份董秘秦軍表示,公司不對生豬價格走勢做預判,公司將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對公司資金管理做預算。當前公司正在建設的產能不多,海外方面,公司進行裝備和技術輸出,未來在資本開支方面不大,公司已進入現金回報期。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