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小康
4月9日,華大基因發布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整體營業收入預計較上年同期增長約30%-40%,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1.42億元,同比增長35%-45%,創下近幾年來公司凈利潤最高增幅。
對此,華大基因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市場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需求大增。公司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產品率先獲得中國、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相關注冊審批及認證,并快速提升試劑盒的產能和檢測通量,保證公司檢測產品及服務的供應,全力滿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要。因此,感染防控業務及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了高速增長。
而對于未來公司業績發展,華大基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盡己所能,發揮在全球傳染感染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經驗優勢,助力全球疫情防控。疫情過后,華大基因將繼續助力各地的公共衛生事業,為全球控制出生缺陷,加強腫瘤防控、精準診治感染等提供新時代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
試劑盒助力疫情防控 快速提升產能保障供應
疫情發生以來,作為一家在多組學和感染防控領域擁有20余年積累的龍頭企業,華大基因第一時間完成了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研發。1月15日,華大基因宣布下屬子公司成功研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核算檢測試劑盒。1月26日,華大基因和華大智造的兩款產品——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和DNBSEQ-T7測序系統就正式通過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程序,成為首批正式獲準上市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產品。
此后,該試劑盒接連獲得了美國、歐盟、日本的授權準入及認證,具備在各海外市場銷售的資質,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支撐作用。
快速準確的病毒測試劑盒是臨床確診和康復出院的重要依據,為了讓全國更多受檢者及時獲得核酸檢測的機會,1月24日及26日,華大基因宣布分別向武漢及湖北地區首批捐贈2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截至目前,華大基因共計向全國捐贈逾13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并已全部發放到位。
完成試劑盒研制后,華大基因開始大批量投入生產,保障試劑盒供應。面對疫情來襲,員工團隊放棄春節假期,積極投入復產復工,通過借助自動化生產設備,試劑盒產能實現快速提升。截至3月底,華大基因日產能已達到200萬人份/天。目前,華大基因已累計生產超過上千萬人份的檢測試劑盒,并開始馳援海外,試劑盒國際訂貨量已達數百萬人份,覆蓋70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抗疫提供助力。
確保充足檢測能力 布局運營“火眼”實驗室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證檢測試劑盒足量供應的同時,為突破各地缺乏檢測能力的瓶頸,華大基因又推進建設了通量逾萬級的核酸檢測實驗室——“火眼”實驗室。
1月30日,華大基因迅速完成武漢“火眼”實驗室設計并開始實驗室建設,5天后實驗室火速完工投入運營,實驗室日檢測核酸樣本量最高可達2萬人次,為武漢市乃至湖北省內順利完成疑似病例清零、被接觸者解除隔離以及治愈病患出院等工作做出重要貢獻。
武漢“火眼”實驗室建成后,在全國13個主要城市復制開花落地。
截至4月初,全國“火眼”實驗室已完成近60萬人份的核酸檢測,全國日通量可達6萬人份,為全國提供了充足的檢測能力。此外,華大基因還依托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檢測能力,創新性地推出“一站式新型冠狀病毒企業復工篩查方案”,為全國各行業復工復產提供了科學支持。
目前,全球疫情形式嚴峻,各國均面臨缺乏高通量檢測能力的困境。3月下旬,華大基因決定派出專家技術團隊同事支援海外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為了快速解決多個國家沒有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問題,華大基因聯合機構設計了可以快速建造和布局的可移動充氣式P2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可支撐全球各國的常態化檢測能力。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