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我相信我們有能力、有信心跑好‘十四五’這一程,并且必將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成績。”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兩會期間,他將聚焦網絡誹謗、低碳減排、新型顯示等領域,擬提出包括《關于將低碳減排加入上市制造企業信息披露范圍的建議》《關于加速新型顯示產業生態發展的建議》等多份建議。
以技術創新迎接新挑戰
李東生表示,2020年,中國在應對疫情方面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做得最好的,這讓中國企業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
以TCL為例,2020年TCL品牌電視全球銷售2393萬臺,同比增長15.9%,穩居全球前三。其中,海外銷售1713萬臺,同比增長27.2%,歐洲市場銷量同比增長超過六成。與此同時,TCL華星大尺寸業務繼續保持效率效益領先,電視面板市場份額居全球第二,2020年前三季度大尺寸面板銷售面積20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9%,銷量3448萬片,同比增長14.9%。
不過,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在李東生看來,目前形勢下,中國企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逆全球化可能導致在中國的全球產業鏈出現外移,另外中國制造業亟待“走出去”,將競爭力優勢擴展到全球市場。在新發展格局下如何補短板,如何強化核心技術能力、打破壟斷,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整體產值已超過400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球第一。但中國要實現‘面板大國’向‘面板強國’的轉型,仍面臨很多問題。”李東生舉例說,“比如,產業鏈配套能力薄弱,關鍵材料與核心設備供應存在‘卡脖子’風險;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生態體系不健全,產業結構也不合理等。”
針對新型顯示產業生態,李東生提出四個方面的建議:一是加強產業頂層設計;二是支持產業鏈延伸拓展,構建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三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在下一代顯示技術領域爭取和國際先進水平并駕齊驅;四是支持行業開展國際交流。
產業發展中如何做到技術不斷追趕超越?核心器件、材料和裝備方面如何不受制于人?市場拓展方面如何適應新的全球經濟格局和貿易規則的變化?李東生說,這些問題都是“十四五”時期中國企業需要特別關注和大力解決的。
“展望‘十四五’,科技企業以科技創新締造新發展動能,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仍是重中之重。”李東生進一步表示,“十四五”期間,TCL將繼續聚焦高科技、重資產、長周期產業。
用高質量發展開啟新篇章
今年全國兩會,李東生還將就資本市場相關話題提出建議。他提出,將低碳減排加入上市制造企業信息披露范圍。
具體措施上,他建議,第一,應建立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法規體系,并將這項內容納入上市審查標準中,以此引導非上市公司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第二,應搭建碳信息披露公共平臺;第三,對達標企業給予政策扶持;第四,引導企業樹立碳信息披露意識,完善內部信息收集機制。此外,還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加強公眾的監督意識。
“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國內上市公司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對這個問題重視程度不夠,同時也缺乏足夠的社會監督。”李東生解釋道。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頭戲。對此,李東生表示,TCL堅持全球領先的發展戰略,持續提質增效,憑借流程優化和管理精益化,經營效率和效益水平一直行業領先。
TCL科技2020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當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42億元至44.6億元,同比增長60%至70%。
上市公司穩定的高效率、高效益,是給股東帶來穩定現金分紅的基礎。自2012年以來,TCL科技連續9年進行現金分紅,累計分紅超過81億元。此外,2019年,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量5.65億股,回購總額達19.34億元,增厚了股東收益。
“TCL在2020年應對疫情挑戰和全球經濟格局重構的挑戰是做得非常棒的。以此為基礎,我們依然很有信心,今年也會實現快速發展。”李東生說,未來,TCL將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公司全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也要應對正在發生的全球經濟格局重構和全球貿易規則的變化要求,從而進一步優化公司的全球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