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在2月份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大幅下調25個基點后,3月份LPR保持不變。
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3月20日,1年期LPR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3.95%。兩個品種報價均維持前值不變。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由于央行在3月15日開展MLF操作時操作利率不變,本月LPR不變也在市場的預期之中。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MLF利率作為LPR報價的錨定利率,其變動會對LPR產生直接有效的影響。在穩匯率外部壓力和國內經濟企穩向好跡象顯現等考量下,3月份MLF“平價縮量”續作,也使得本月LPR報價調降的概率大幅降低。
同時,當前銀行凈息差整體承壓,也對報價行壓縮LPR報價加點形成一定制約。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四個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分別為1.74%、1.74%、1.73%和1.69%,呈現逐季下降態勢,并在四季度首次跌破1.7%關口。
“2月份,5年期以上LPR報價單獨大幅下調25個基點至3.95%,創歷史最大降幅。LPR報價大幅下調及后續重定價效應,容易形成諸多超低利率貸款,會進一步加大銀行息差收窄壓力,影響銀行經營穩健性。”溫彬談道,近期銀行市場化負債成本小幅上行,也讓LPR加點下調進一步受限。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數量端來看,3月份MLF縮量續作,而央行近期每日公開市場投放規模也基本回歸了100億元以下的低量操作,受此影響資金利率整體穩定在1.8%政策利率上方,銀行間流動性市場雖然尚不缺水,但并不足以支撐LPR報價達到下調的最小步長。

圖片來源:Wind數據
此外,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開年外需回暖帶動出口加快,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下投資提速,今年前兩個月的宏觀數據普遍好于預期。這意味著短期內將處于政策效果觀察期,進一步大幅引導貸款利率下行的迫切性減弱。
盡管本月LPR維持不變,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后期政策利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的必要,LPR亦有下行空間。
“考慮物價因素的企業和居民實際貸款利率仍面臨一定上升壓力。由此,下一步仍有必要通過下調政策利率來引導名義貸款利率較快下行,緩解實際利率上升壓力。”王青表示,綜合當前物價和經濟走勢,預計二季度MLF利率有可能下調。這將帶動兩個期限品種的LPR跟進調整,進而帶動企業和居民貸款利率持續下行,提振宏觀經濟總需求。與此同時,LPR報價下調帶動貸款利率下行,也將為今年地方債務風險化解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
溫彬認為,當前政策利率持穩,但后續政策性降息的必要性仍在。若降準再度落地、政策利率調降,則會帶動市場利率、LPR進一步下調。但“統籌兼顧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健康性”的要求下,后續LPR調降的空間也大幅收窄。為維持銀行穩健可持續經營,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可期。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