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雯珊)近日,7月新能源汽車品牌自建快充樁榜單揭曉。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埃安”)憑借新增437根、總計14096支直流快充樁的成績,再度位列車企自建第一。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的補能生態正逐步完善。當然,充電樁數量僅是基礎,其布局能否精準滿足用戶需求,才是衡量成效的關鍵。
對于用戶來說,補能的便利性更依托于日常場景的觸達密度。在新能源車普及高地“北上廣深”,充電樁的布局就是很好的藍本。比如廣汽埃安在這四大核心城市實現了每平方公里約10根快充樁的覆蓋密度,核心城區直線距離1公里內必有一座充電站,讓城市通勤族徹底告別了繞路尋樁的煩惱,“1公里自由圈”已逐步成型。
構建這份便捷的基礎是廣汽埃安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202個城市建設的1691座自營充電站,以及超過17980支自營公共充電終端構成的堅實基礎。同時,依托強大的平臺互聯能力,廣汽埃安接入了全國超11.7萬座互聯充電站、超112萬支第三方充電樁,形成一張覆蓋廣泛、無縫銜接的全國補能網絡。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用戶補能需求日益旺盛。在此背景下,廣汽埃安等頭部車企攜手電網運營商,正加速布局、提升覆蓋密度、拓展服務廣度、并攻堅高速場景與補能技術升級,合力將用戶的“充電焦慮”轉化為“充電自由”,共同完善行業補能生態,讓用戶隨時隨地都能擁有“說走就走”的底氣與信心。
(編輯 張文玲 郭之宸)